鬆原市全力推進查干湖生態治理與修復工作紀實

近年來,鬆原市和前郭縣始終高度重視查干湖的保護和發展,積極融入吉林西部生態經濟區建設大局,堅定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生態與旅游並舉,積極打響水、大氣、土壤保衛戰,全力推進查干湖生態治理與修復工作,讓查干湖天更藍水更清,這道天然生態屏障愈加牢固,這塊“金字招牌”愈加熠熠生輝,以實際行動遞交一份“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的出色答卷。
堅持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統籌推動“三大措施”,著力構建水草林濕互為補充、互為依托的生態耦合系統。
實施工程性措施。在查干湖南、北景區各建設一座日處理1000噸的污水處理廠,對產生的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收集處理,避免污水直排對查干湖水體造成影響。實施西部供水前郭片區工程,修建查干湖至庫裡泡6.7公裡連接渠,實現鬆花江—查干湖—嫩江水體連通,以水體交換的方式改善查干湖水質。
實施生物性措施。開展環湖種植結構調整,栽植樹木3.87萬畝、中草藥1.54萬畝、花卉0.35萬畝、還濕2.96萬畝、還草0.53萬畝,有效降低農業面源污染。開展增殖放流活動,每年春秋兩季向湖中投放魚苗1000萬尾,實現“以水養魚、以魚淨水”。
實施管理性措施。加強水質監測預警,按月對入湖口、湖心、出湖口水質進行監測,及時掌握查干湖水質狀況,為治理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強化分區管理,在湖區內設置150個浮標,清晰標示保護區三類功能分區界限,避免漁船、游船等越界作業。
把加強污染治理作為根本前提,堅決守護好查干湖的生態根脈,做到“保護面前誘惑再大不動心、生態面前規模再小不破壞”。
消除生態隱患。堅持清退存量,遷出查干湖周邊所有畜禽養殖場。目前,已生態移民117戶319人,退出影響湖區環境的旅游項目23個,取締商販攤點26處,關停周邊村屯飯店15家,拆除影響生態環境的建筑3.3萬平方米,大幅降低了人類生產生活對景區環境造成的影響。堅持嚴控增量,嚴把項目准入和建設關口,凡是有潛在環境風險的項目一律不上,未經審批的項目一律不允許開工建設,堅決斬斷污染源。
剝離旅游附屬功能。為有效解決旅游服務業給湖體帶來的環保壓力,使“吃、住、行、購、娛”等附屬功能遠離生態中心區域,於2019年啟動建設查干湖生態小鎮,共謀劃實施19個子項目,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和智慧管理,編制小鎮能源配置方案,廣泛使用環保材料、低耗能設備,普及5G網絡、電子系統,打造零碳智慧樣板小鎮。同時,將生態小鎮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大力實施查干湖周邊村屯綠化、美化、亮化工程,高質量建設濕地棧道,將生態小鎮、周邊村屯和查干湖有機串聯,形成閉環慢行系統。
加快編制《查干湖生態保護與生態旅游協同發展總體規劃》,謀劃設計一套循序漸進、科學有效的系統性措施,促進查干湖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健全完善環境保護治理常態長效機制,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深入推進環湖種植結構調整、增殖放流等工作。
深入推進“廁所革命”,按照5A級景區要求做好旅游廁所的升級改造工作。將查干湖水質提升工作與查干湖景區環境提升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景區污水處理工程和垃圾收集系統作用,減少旅游活動對查干湖產生的影響。
責成28名縣處級干部、34個縣直部門對查干湖周邊31個村屯進行包保,累計出動人員萬余人次,清理各類垃圾5.1萬立方米。新建生態垃圾房和無滲漏垃圾存放點399個、小型垃圾處理站3座,保障垃圾收轉運體系高效運行。
全面落實河長制,積極探索河長制工作的長效機制。積極開展清潔整治行動,完善巡查隊和保潔隊,強化日常巡查和保潔,加強查干湖的日常巡護管理,動員各方面力量參與到管水治水中來。
緊盯重點問題、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狠抓問題整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涉及查干湖的4個問題中,自然保護區內117公頃水田全部退耕﹔馬營泡面源污染攔截治理工程投入使用﹔緩沖區38口油水井已封井、4個採油平台已拆除,實驗區內的145口油水井正按照整改方案逐步退出。
林草部門對侵佔破壞、私開濫墾草原林地等行為,以及涉林涉草案件開展全面檢查,對還林還草不到位的立即進行補植補種﹔自然資源部門抓好違法違規佔地、非法取土等行為的清理整頓,對用地企業“以租代征”問題進行排查,嚴厲查處違法行為。(記者程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