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全力以“復”加速重啟 經濟“馬達”再度轟鳴

五月,吉林在歷時兩個月的戰“疫”大考后,正加速重啟。
“在確保防疫安全前提下,搶抓施工黃金期,加快項目開復工……”在4月28日吉林省二季度項目集中開復工活動上,吉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向全省發出再掀項目建設新高潮的號召。
5000萬元以上項目集中開復工432個,總投資3640億元……吉林省以重大項目集中開復工提振社會投資信心,打出助企紓困“組合拳”,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項目建設影響,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恢復,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
復工復產 開足馬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
3月以來,吉林省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部分企業生產效率受到影響。為了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吉林省委省政府堅持疫情防控和穩運行“兩手抓”,成立由常務副省長任組長的穩運行組和物資保障組,吉林省工信廳組建專班,全力保障企業防疫情、穩運行、早復工。
吉林化纖碳纖維原絲生產線。(吉林化纖集團供圖)
4月8日,吉林市宣布實現社會面清零。4月9日,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復工復產,生產車間內機器快速運轉,工人穿梭收絲,一派忙碌景象。隨著吉林市疫情防控實現社會面清零后,企業原絲生產線各工序逐步提高生產負荷,達到滿產目標。
吉林化纖集團生產車間。(吉林化纖集團供圖)
4月14日,長春市宣布實現社會面清零。4月15日,中車長春客車軌道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制造中心焊接車間工人李萬君便回到了工作崗位。“住進車間,閉環復工復產,和我一起回到廠裡的還有20多位業務骨干。”李萬君說,進廠前,他們都經過了嚴格的健康觀察和核酸檢測,工廠也做了全面的環境消殺,還確定了“先開重點車間、關鍵工序,員工駐廠閉環管理”的工作原則。
“廠裡也和居民區一樣實施起網格化管理,每個工種的職工吃住行都在固定區域,不允許跨區域流動。”4月28日,長春市逐步解除社會面管控,中車長客依舊實施閉環管理。“返崗的工友越來越多,已經有3000多人了。大家都說這樣閉環在廠最好,既安全又能節省上下班時間,好盡早把進度搶回來。”李萬君說。
“東北的施工周期比較短,現在開工,在冬季來臨之前能夠封頂,我們內部裝修就不會受影響。”4月28日,長春卓誼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馮幸福說,疫情期間人員流動很難,相關部門幫助其公司提前做好項目審批等,讓他對今年年底封頂很有信心。
疫情突襲讓吉林省很多項目停工停產,對此,吉林省發改委第一時間成立了項目建設專班,實施“日調度”機制,建立省直部門“直通車”,協調解決問題。
“我們將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加快推動停工項目盡快復工,利用施工‘黃金期’搶抓項目建設進度,加強項目服務和要素保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項目建設的影響。”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劉日昊說。
打通堵點 保物流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把暢通產業鏈供應鏈作為穩定工業經濟的首要任務,吉林在穩產保供“鏈”上精准發力,持續推進穩鏈補鏈,積極破解企業遇到的難題,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4月13日,長春一汽紅旗蔚山工廠生產車間內,受疫情影響一度停產的設備重新有序運轉起來。作為上游供應商,長春一汽富晟李爾汽車座椅系統有限公司車間內,物料順利進廠,工人們正搶抓工時擴產能。
快速復工復產,供應鏈保障是關鍵。“3月底為有序復產,公司急需將23家供應商的庫存零部件一次性運出。”一汽集團供應採購部有關負責人說,吉林省工信廳等相關部門與他們連夜研討制定方案,逐一核實復產人員名單,細化物流防疫等舉措,最終順利將98萬件零部件運出,有力支撐了企業產能爬坡。
吉林省通用機械(集團)公司物流暢通。(吉通集團供圖)
統籌推進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吉林省依托鏈長制工作體系,對汽車等支柱優勢產業的供應鏈配套鏈進行全面梳理,形成核心配套企業清單。在此基礎上,建立協調聯動機制,突出解決產業鏈關聯企業物流、原材料跨省域供應堵點問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配套鏈穩定運行。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保通保暢,吉林省成立了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領導小組,由交通運輸、工信、公安等15個部門組成物流保通保暢協調辦公室,著力打通物流運輸堵點,有效穩定供應鏈產業鏈,助力企業盡快實現穩產滿產。
高速公路收費站開通,物流暢通。(吉高集團供圖)
4月23日,吉林省81對服務區全部正常運營,全省209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全部開通。“我們組建了跨省運輸協調專班,通過12345、12328、96122等熱線電話,24小時受理和處置跨省物資運輸過程中的各種堵點、難點和運輸保障問題。”吉林省交通廳副廳長朱韶星介紹,在做好助企紓困方面,吉林省交通廳採取“一企一策”“一事一策”方式,專項解決企業在生產原料和產品運輸、運力保障等方面遇到的問題。
5月8日,吉林省高速公路跨省、跨地區流動限制解除,全省高速公路已實現正常運營。
全力支持 全鏈條全周期全過程服務企業
今年一季度吉林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2萬戶,增長19.3%,其中,新登記企業2.9萬戶,增長32.5%,居全國第3位﹔企業開辦實現“網上辦、當日辦、免費辦”,時間壓縮到1天,最短隻需28分鐘……在系列“組合拳”的精准扶持下,經濟復蘇已頗顯成效。
吉林省通用機械(集團)公司恢復生產。(吉通集團供圖)
為全力服務支持企業戰疫情、渡難關、快發展,疫情以來,吉林省相繼印發了《保障民生和支持實體經濟穩定發展的通知》《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復經濟發展秩序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措施。在5月9日吉林省啟動的“服務企業月”活動上,吉林省政府還從減免財政稅費、加強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三方面列出了政府為企業辦實事清單,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各項措施落地落實。
項目、企業快馬加鞭復工復產,工人、員工“點對點”返崗,吉林省上下正齊心協力,力求把損失補回來、進度搶回來。
一汽紅旗繁榮工廠員工正在裝配作業。(資料圖片)
在長春市,中國一汽五大整車廠已全部實現復工。據悉,長春市工信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屬地,“一對一”“點對點”破解一汽集團等重點企業提出的各類問題,為復工復產掃清障礙,確保一汽集團生產鏈、供應鏈有序運行。
為市場“卸包袱”“添活力”,吉林省全力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對全省14戶百億級企業、50戶重點大型企業、500戶重點企業,運行檢測機制,“一企一策”做實排產計劃,搶時間、促生產、趕訂單﹔對目前仍處於停工狀態的161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堅持“一項一策”制定復工計劃,力爭5月底前全部復工﹔對已開復工的5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展“回頭看”,努力搶出更多實物工作量。
政企同心、共渡難關,吉林省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支持服務企業發展,確保經濟行穩致遠。“在‘服務企業月’活動中,省工信廳將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把活動開展到最基層、開展到企業一線、開展到全產業鏈體系,實現全領域、全區域、全企業覆蓋。”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孫簡表示,年底前,吉林省工信廳將持續開展服務企業“賽一賽”活動,為企業復工復產、穩產滿產掃清障礙、打通堵點。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吉林省全力謀劃政策措施,為項目建設打通“快速路”,為企業發展充實服務“工具箱”。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吉林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讓“穩”的基礎更扎實,讓“進”的動能更充沛,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添能蓄勢。
相關鏈接:
吉林省累計開復工5000萬元以上項目2086個,總投資13317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