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吉林:開車賣豆腐 增收干勁足
“豆腐,豆腐……”吉林樺甸橫道河子鄉,行走在鄉間小路上,前方有輛小轎車,車頂綁著大喇叭,叫賣聲從中傳出,悠揚透亮。
開著小汽車賣豆腐?新鮮!
隻見車開進地局子村,停在一戶民居前的空地上。車廂后蓋剛打開,村民便三三兩兩前來買豆腐,生意相當不錯。
“鹵水點的,好吃﹔想吃就有,方便。”拎著買好的豆腐,有村民笑呵呵地向記者推介。
忙活著賣豆腐的人名叫李長龍,今年53歲,家住在附近的杉鬆村,從小和父親學做豆腐。“我和老伴每天半夜兩點起來做豆腐,130斤左右的豆腐,經過兩三個村屯、三四個小時,就全賣光了。”李長龍言語不多,卻透著自信。
“油錢夠嗎?”“每次二三十塊錢,夠。”杉鬆村距離地局子村不到20裡地,車程十來分鐘。“這已經是今天走的第三個村了。4板豆腐都賣光了,還有些干豆腐,賣了500塊錢吧。”李長龍說。
聊起自己的車,李長龍感觸很深:從前走村串屯賣豆腐,他的交通工具是輛摩托車,“尤其是冬天,大冷天的,遭罪。”3年前,李長龍買了輛小汽車。“冬天開著車、有空調,不用挨凍了﹔春暖花開時上路,眼前是綠水青山,心裡更是美滋滋的。”李長龍說。
在杉鬆村,像李長龍這樣開車賣豆腐的還有兩家。“我建了微信群,出門前就有不少老客戶在群裡訂購呢。”李長龍說。
除了賣豆腐,李長龍家裡還種了玉米、養了幾頭牛,玉米秸稈、做豆腐的殘渣用來喂牛,牛糞用來還田養地。“前些天剛賣了頭牛,1萬來塊錢,還行。”李長龍的話音剛落,就有村民接話:“這家伙,1萬來塊錢只是個‘還行’,看來掙得不少哇。”
李長龍憨憨一笑:“你們家裡都養了10頭、8頭的,賺得更多呢。”2022年,樺甸市黃牛飼養量達26.3萬頭,以龍頭企業+聯合體+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寄養、訂單的模式,聯農帶戶6500戶。“俺們村一大半的人家養牛,跟大企業合作,訂單式。”一名村民跟著說。
“隻要勤勞,就有好收獲。現在的日子美,大家也都盼著越過越美。”李長龍說。兒子大學畢業后在長春工作,李長龍夫妻倆現在帶著小孫女,“特別知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7日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