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強化愛農情懷培育(記者手記)

黃 超
2023年05月21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小滿時節到,最愛壟頭麥。一碧千裡的華北平原,小麥籽粒開始飽滿,活脫脫、笑朗朗。正值灌漿期,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防病虫害、防干熱風、防倒伏。

  在基層搞農技、做研究的,往往會長期做記錄。這兩天,翻看科技小院學生的工作日志,小麥夏管、試驗進展、培訓計劃,問題及辦法梳理得清清楚楚,字裡行間流露出穩產豐收的信心。15年,15萬余篇,9000多萬字,見証了他們學習生活、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的點滴。而這只是中國農大在24個省區市139個科技小院的工作縮影。

  哪類新技術在農民群體中受歡迎、出實效?2年學制調整為3年培養,學生怎麼看?去新建小院做調研,要關注哪些軟硬件情況……從細碎繁瑣的日志裡,究竟能讀出什麼?我們選取的這5篇工作日志的記錄者,有不同專業年級的研究生,也有投身農林教育、推廣這一模式的畢業生,是一個,更是千百個。

  細細讀來,小院學生“思”的情懷和“實”的本領躍然紙上。思字,就是將農民的“田”放在“心”上,一心為民服務。實字,則是“頭”戴草帽腳踏實地,把雙腳扎進泥土裡,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為解決好“三農”問題、推進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自找苦吃”,是為了讓未來的農民少受苦。志在鄉村,是因為深知振興路遠,鄉村大有可為。

  走進鄉土中國深處,小院學生收獲了知識,增長了才干,這對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和專業人才培養也有著重要啟示。科技小院將研究生培養置於生產一線,通過多方參與,多主體聯合,強化愛農情懷培育、科研創新訓練、生產技能實訓、社會服務實踐、創新創業試驗5個環節,大力推進科教協同、產教融合、校地合作人才培養,為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探索了新途徑。

  除了日志中記載的過往,更值得期待的是即將書寫的未來。去年,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發文,對68個單位的780個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更好發揮科技小院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如今,在科技小院,不時可以聽到院士與小院“院長”暢想願景,看到各地“院友”互訪交流,碰到找上門希望在自家鄉鎮開辦小院的基層干部……服務鄉村振興,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相信小院日志的分量會更加厚重。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1日 05 版)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