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給免耕播種機裝上“大腦”

2023年05月20日08:24 | 來源:吉林日報
小字號

一直想去看看被楊宏偉裝上“大腦”的免耕播種機到底是咋工作的,相約半個月有余,他都是忙著在各地奔波做指導。直到春耕接近尾聲,我們才“抓住”這個大忙人兒。

5月12日,在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准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的田野裡,幾名農機手正在緊張地作業,長春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楊宏偉就穿梭在這幾台農機間。隻見他跟在免耕播種機后面,不時俯身觀察農機作業情況,做著記錄。看見我們,他揮手打著招呼,灼熱的太陽下,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額頭流下,褲腳和鞋面沾滿了泥土。

自從研發推廣免耕播種機智慧系統以來,每年春耕時節,楊宏偉都會“長”在田野裡。“用戶使用機器的過程中,特別是新用戶,對機器不熟悉,尤其是對電控產品不太熟悉,操作不當就會導致報警器報警或者某些信號線出問題,有的用戶就不敢用機器種地了。我來現場幫他們解決,可以直接告訴他們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能讓他們明白地干活。”楊宏偉的臉上帶著真誠而略顯羞澀的笑容。

初見楊宏偉,是在長春理工大學農業物聯網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實驗室。智慧雲屏的大屏幕上,播種機總量、各地區播種機數量、工作播種機數、待機播種機數、異常播種機數等數據一目了然。“時刻關注設備的總體運行狀態,才能在第一時間為農戶協調解決機器故障。”楊宏偉說。

為了保護與利用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推廣免耕技術是必然之舉。

“免耕,顧名思義,要求不翻動表土,並在地面留下足以保護土壤的作物殘茬,因此,實施開溝、精准落籽、精量施肥、埋溝的智慧農機就成了實現免耕必不可少的設備。”提起自己的研發成果,楊宏偉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並拿起手機,點開裡面的幾個視頻介紹著。

畫面裡,幾台免耕播種機正在田間呼嘯往來作業,扒開土,種子的間距分毫不差。“距離設定多少就是多少,出現問題機器會自動報警。”剛完成播種工作的村民興奮地對著鏡頭說。另一段畫面,一位村民正坐在自家的院子裡查看手機,屏幕上,5公裡之外的玉米播種情況盡收眼底,“照這個速度,最多再有兩天,就都種完了!”

視頻裡的農民都是康達智能免耕農機的使用者,更是受益者。

“使用免耕播種設備確實可以保護土地,但如果做不到精准播種和施肥,產量就沒法得到保障,老百姓也就不會買賬。”作為免耕作業的倡導者和推廣人,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鐵成直言:沒有長春理工大學研發的智能系統,免耕農機就不會普及得這麼好。

2009年,楊鐵成下定決心搞智慧農機,但如何才能從技術上實現設想中的智能作業,卻讓他犯了難。在跟朋友的一次聊天中,得知長春理工大學有這方面的技術,於是他懷著忐忑的心情找到現任長春理工大學校長、時任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楊華民。不到10分鐘的交談,楊華民便給他吃了顆定心丸,並立即聯系計算機學院教師楊宏偉當場對接。

2010年2月,雙方合作的首款設備正式配裝,智慧免耕播種機3年內銷量翻了兩番。2017年和2020年,第二代、第三代設備也相繼投產。康達公司在免耕農機市場佔有率突破70%,成為業內當之無愧的龍頭,智慧系統這個農機的“大腦”功不可沒。

“不用翻地,種子、化肥一點兒不浪費,產量上來了,就能多掙錢!”“這設備耐用,好幾年了就沒壞過!”“高科技,靠譜!”……免耕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所接受。

其實,智能系統研發工作遠沒有想象的那般輕鬆。這些年,楊宏偉和團隊成員遇到了不少困難——樣機初成,在實驗室裡好用,到了地裡就“趴窩”﹔晴天時候沒問題,一到下雨就“罷工”……類似的情況,數都數不過來,但大家硬是堅持了下來。

2009年至今,楊宏偉帶領科研團隊已經與康達公司建立起完善的成果轉化合作機制,研制開發了四代免耕播種及施肥監測相關產品,完全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其間,生產研發銷售智能監測相關設備累計超過3萬套,服務免耕播種面積累計超過5000萬畝。

如今,新一代免耕播種設備產品的研發還在不斷進行中,而且迭代速度越來越快。

為什麼要這麼拼?

“現代農業需要現代農機。智能系統相當於免耕農機的‘大腦’,‘大腦’越靈活,機器的效能就越高,土地的保護和利用度就會越高,農民就能增產增收。我們要做的就是除了讓這‘大腦’正常運轉,更要讓它變得更靈活、更高效。”楊宏偉的話語就像他做的事兒一樣,踏實而堅定。(記者 李開宇 張鶴)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