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柳河雲嶺:人參種回山林間,“綠水青山”中孕育“金山銀山”

2021年10月21日13:53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曾幾何時,被譽為“百草之王”的人參一度作為奢侈品,令普通百姓無法企及,也曾因園參大規模種植等原因,致使人參市場雜亂無章,參價屢破冰點,風光不再。

  伴隨吉林省大力實施人參產業振興工程,得天地滋養的野山參,正在通化柳河縣破題起勢。

  10月20日,在柳河縣雲嶺野山參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棟棟造型新穎、庄重大方的車間廠房已拔地而起,工人們冬季不停工,正搶抓工期進行路面硬化和內部裝修,確保明年5月順利投產。

  據了解,雲嶺野山參科技產業園計劃投資1.3億元,是2020年國家第一批50個特色優勢農產品產業集群之一的“吉林長白山人參產業集群”重點項目,集野山參科研、檢測、生產、加工、傳媒、旅游為一體,主要建設研發中心、烘焙車間、凍干粉車間、口服液車間、飲片車間、提取車間、5G營銷中心等,可生產加工幾十種野山參產品。

  “我們就是想打造野山參尖端產品,把吉林野山參推廣到世界。”項目負責人徐國祥話語鏗鏘,堅定的信心源於企業振興人參產業的決心和野山參優勢資源賦予的底氣。

  近年來,在人參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問題也逐漸凸顯:“龍頭”不強,走賣原料、粗加工老路,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錐心刺骨。

  如何突破瓶頸?如何讓人參產業走向上游?

  “沒有品質和產品,一切都是空談。不僅要完善產品產業鏈條,最重要的是種出好參。”吉林雲嶺野山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憲清堅信,沒有堅守,人參傳承就沒有根和魂﹔沒有創新,人參產業就沒有活力和未來。

  扭轉人參產業發展劣勢,著力精耕道地野山參,柳河雲嶺將人參種回山林間,在“綠水青山”中孕育“金山銀山”。

  從種植源頭掌控品質,柳河創新建立雲嶺野山參保護區等13塊野山參繁衍護育基地,面積達4.6萬畝,分布吉林省通化、輝南、集安和遼寧省桓仁、新賓、清源等地,參齡最高已25年。

  野山參種植過程中,不過度人工干預,完全靠野生環境下自然抗爭、生態孕育,激發出人參基因中潛藏的生命力與藥效,讓綠色賦能。

  從“藥”到“食”,柳河雲嶺還突破人參產業發展困局,讓野山參“脫胎換骨”,走野山參高端研發的深加工之路。現已開發野山參汁、野山參粉、野山參片、野山參面膜、野山參酒等10多種產品,讓“百草之王”既順應中醫古老的傳統,又符合現代康養需求。

  在雲嶺野山參保護區,靈動的人參綿延出千年的文化根脈,還拉動起“參旅融合發展”的新鏈條。

  來到位於柳河縣向陽鎮的雲嶺野山參保護區,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清朝皇家獵場百年封禁保護下的自然生態,為野山參成長提供了優越的生長環境。

  登山入林,一棵棵野山參正安靜地生長在山野林間,仿若故事裡的“人參娃娃”正笑著在林間奔跑。

  到雲嶺體驗一次“人參之旅”,既可以在野山參博物館窺探長白山區野山參文化精髓,又可以在參把頭的帶領下體驗“放山”採參,還可以採參歸來,嘗一桌人參盛宴、品一杯醇香參酒……

  驚艷“參旅”,沉醉於滋養天地靈物的美景中,親手採挖時,更能悉心感受到“百草之王”千百年沉積而成的靈韻。

  “依托萬畝林地護育人參,憑借百萬楓樹紅艷山嶺,我們精心設計‘參旅’主題旅游路線,打造‘冬季賞雪,夏季挖參’旅游新名片。”以游帶消,曾憲清拓寬人參產業發展道路,把游人“引進來”,讓人參“走出去”。“雲嶺野山參科技產業園竣工投產后,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旅游鏈條,預計年實現旅游收入1億元。”

  如今,柳河雲嶺從“人工栽參”到“生態栽參”,種植之變培育出原生態道地野山參﹔從“藥品”到“食品”,應用之變為野山參多元發展蓄力加碼﹔從“小打小鬧”到“做大做強”,規模之變增強人參產業振興底氣﹔從“藥原料”到“高科技”,創新之變讓野山參華彩加身,走向世界……

  探訪柳河,雲嶺參路穩扎穩打,正努力實現中國野山參叫響世界的美好願景。(來源:彩練新聞)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