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服務十業 發展百社 培育千才

——看蛟河如何通過人才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1年10月15日11:07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新上的烘干機使用十多天了,水稻庫房、農用機械車庫也建好了,水稻加工廠的設備明后天就開始調試,這回我們合作社的生產經營能力可是往前邁了一大步。”10月13日,在蛟河市拉法街道拉法村,村黨支部書記、拉法街道中才水稻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中才高興地說。

中才水稻專業合作社是2010年成立的,陸續流轉旱田和水田37公頃。“過去,秋收之后,我們就賣水稻,收益低。今年,我們利用上級發展集體經濟扶持資金50萬元和合作社社員集資的59萬元,建設了700平方米的庫房、 200平方米的車庫、200平方米的加工廠,購進了3台烘干機。這樣,我們可以加工大米。農民收入肯定比賣水稻多。”王中才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為了激發人才活力助力鄉村振興發展,蛟河市重點實施了“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十業百社千才”行動。中才水稻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正是這一行動的縮影。

在蛟河,黃牛養殖、生豬養殖、晒煙、食用菌、稻米、甜粘玉米、電商、旅游、石材、醫藥健康是其經濟發展的10個主導產業。針對每個產業,蛟河市組建了一個專家服務團。圍繞十業抓服務,目的是通過“一個專家團帶動一個產業”, 用人才資本助推產業創新發展。

專家團的45名干部定期下沉到田間地頭為產業把脈問診,切實解決生產、技術、營銷中的突出問題。“水稻專家服務團在新站鎮河南村張君家庭農場建設了150畝綠色水稻試驗示范基地,開展生物有機肥應用、綠色統防統治、水稻寬窄行栽培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使水稻先進適用技術快速進村入戶。在天北鎮,水稻專家服務團開展了1.5萬畝水稻二化螟無人機統防統治項目,這項技術可以減輕水稻虫害對水稻產量的影響,綜合增收可達30萬斤。”蛟河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高軍說,“黃牛專家服務團開展黃牛飼養技術及疫病防控技術指導培訓,設立畜牧專家技術服務熱線。食用菌專家服務團不僅多次對蛟河全市各個木耳產區進行現場技術指導,還開展了玉米芯、大豆秸稈粉、蘆葦粉部分代替鋸末的生產實驗,目前該實驗的10萬袋木耳已採收一茬,長勢良好。各專家團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服務於農。”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則是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動能,為此,蛟河緊緊圍繞“百社”抓發展。他們規范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合計100個,其中已納入縣級示范庫的有81家,擬推薦吉林市級示范35家、擬推薦省級示范合作社13家。今年新培育黨支部領辦示范合作社25家、縣級示范家庭農場34家、縣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44家。

中才水稻專業合作社就是今年培育的黨支部領辦示范合作社。王中才說:“今年蛟河不僅在資金和種植技術方面,幫助合作社的發展,還對合作社的各項管理進行了規范。街道經管站派出一名會計負責財務工作,賬目正規清晰了,農民也放心跟著我們一起干,今年加入合作社社員就有30多戶。”

在蛟河市新農街道南荒地村也有一家黨支部領辦示范合作社——山靈山野菜專業合作社,其理事長是南荒地村黨支部書記楊海濱。這是一家發展較好的合作社,擁有育苗基地4.6公頃,種植面積60公頃,去年銷售額達600多萬元。今年合作社成為黨支部領辦示范合作社后,更多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村民於建業就是其中之一。他說:“看著合作社干得紅紅火火的,現在又有黨組織領導,肯定比我自己單干掙得多。”

為規范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年初以來,蛟河以實地走訪、座談、調查問卷的形式摸清新型經營主體底數,穩步推進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試點工作,對試點合作社實行領導包保和跟蹤服務,以對口包保與專業指導方式,打造了一批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新型主體。

鄉村振興歸根結底靠的是人才,人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人才培育方面,蛟河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培養適應產業發展和鄉村急需的鄉土人才1022人。高軍說,新農街道楊海濱等4人取得鄉村人才副高級職稱,新站鎮賈俊剛被評為吉林省鄉村振興優秀人才。此外,蛟河還開展面向村“兩委”成員開展培訓,提高農民生產生活領路人的思想素質,開闊眼界﹔擇優選拔5人到省裡參加農業經理人培訓,開展生產組織、財務分析、質量管理、市場開拓和風險防控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培訓層級,充分調動農民參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到以點帶面的引領作用,提高了農民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能力。

蛟河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趙洪濤說,未來,蛟河將持續抓好“起底、消化、留住、引進、培育”5個關鍵環節,推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十業百社千才”行動,發揮鄉村振興人才孵化中心平台作用,努力打造具有蛟河特色的人才新高地,為推動蛟河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馬婧)

(責編:張舒、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