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4】

2023年12月15日10: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智能化 

  讓城市治理更有智慧

  田  雄

  “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強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標准,更多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的戰略部署。在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疊加發展的背景下,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建設智慧城市,讓城市治理更聰明、更智能,不僅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還能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建設智慧城市,要把城市治理智能化作為重要任務,讓信息技術充分賦能城市治理,實現“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

  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城市治理智能化提供有力支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信息技術推動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舉例來說,現代城市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交織疊加,火災、洪澇、地震、傳染性疾病等災害和風險類型更多,致災速度更快,造成損失更大,影響范圍更廣。運用信息技術對災害和風險進行動態感知、監測預警,建立數字化綜合響應平台,實現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的信息共享、資源共用、多方聯動,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對災害和風險的自適應能力。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把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於政府管理服務,推動城市治理智能化邁上新台階。比如,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使互聯網技術進一步下沉到社區治理、公共服務等領域,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方便了居民生活,提升了城市治理效能。通過聚焦城市交通、災害應急、糾紛解決等具體問題,加強對相關前沿技術的研發,夯實技術進步的產業基礎,切實提高把前沿技術應用於城市治理的能力,不斷拓展城市治理智能化的技術應用場景。

  深化數據採集整合共享,為豐富技術應用場景創造有利條件。城市治理智能化的基礎是城市治理的數字化。沒有對人口流動、車流路況、氣候環境、突發事件、關鍵基礎設施運行狀態等城市治理相關信息的數字化採集、傳輸、分析、挖掘、處理,城市“智”理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城市治理相關信息具有實時動態變化,規模快速增長,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跨區域產生和分布等特點,這容易導致城市治理有時缺乏必要信息,有時又要面對難以精准處理的海量信息,從而出現治理決策遲延等問題。這就需要加強對城市治理相關信息的採集整合共享,把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作為城市治理智能化的工作切口。要在源頭上確保數據採集真實有效、暢通無阻,做到下情上達。堅持從群眾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通過抓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等重點工作,破除“部門壁壘”和“技術壁壘”,打破信息孤島和數據分割,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台建設和功能整合,加快數據集中、挖掘數據價值,促進數據依法、合理、安全共享,推動信息技術與城市治理深度融合,為城市治理智能化提供技術依托和有利條件。

  堅持“鍵對鍵”“面對面”相協同,讓城市治理更加智慧、更有溫度。建設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目的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為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在抓“鍵對鍵”的技術應用基礎上,重視與人民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的溝通和服務,確保城市治理在更加智慧化的同時保持應有的溫度,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從而夯實城市治理的基礎,增強城市治理的韌性。比如,面對城市人口老齡化、不同人群需求差異化多元化的現實,要認識到一些群眾因年齡、技能、職業等因素不善於運用新技術手段表達訴求,一些訴求也難以通過技術手段精准表達的實際情況,從而避免簡單化運用技術以及技術濫用、技術依賴等問題。要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到“線上辦”“線下見”有機結合,“鍵對鍵”“面對面”有效協同,深入了解城市治理智能化的“細枝末節”,抵達數據採集和技術應用的“神經末梢”,實現問題解決速度和服務群眾溫度雙提升。

  (作者單位:陝西師范大學社會學系)  

  版式設計:沈亦伶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15日 09 版)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