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增收致富 推動鄉村振興——
人民日報海外版:我家的土特產走出去了
掃碼觀看視頻 |
做足那一杯“下鄉的味道”
■ 林群芳 福建晉江 福建盼盼飲料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經理
我到現在還忘不了第一次在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嘗到的那杯草藥茶。
2020年10月,我們公司組織去下黨鄉考察項目,天還有些熱,村民們就熬了一鍋當地家家戶戶都會喝的特色草藥茶接待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口下去,清涼微苦,余味還帶著淡淡的沉香氣,大家都覺得挺好喝。經老鄉介紹,這個獨特的香味來自他們家門口種著的柳葉臘梅。
原先考察的項目沒成,這草藥茶卻引起了我們的興趣:這茶風味獨特,又符合現在飲料行業中健康化趨勢,不如把它做成涼茶飲品!
說干就干,我們公司和壽寧縣簽訂了協議,由當地提供配方和柳葉臘梅等原材料,同時聯合壽寧的縣域公共品牌“下鄉的味道”,共同推出特色涼茶飲品。
不過,要把自家的“土特產”做成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標准產品,可不容易。其中最關鍵的是要確定飲品的配方比例,飲品既要符合大眾消費者的口味,又不能偏離原來的特色風味,同時,使用的植物原料也要符合食品生產的標准。
為此,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我們企業的專業研發團隊聯合了福建農林大學的專家與壽寧當地團隊共同攻關。歷時近半年,記不清去了當地多少次,也記不清經歷了多少次修改與嘗試,我們終於在2021年5月確定了合適的配方比例。
2021年6月,“下鄉的味道”涼茶正式進入市場,喝到成品的那一刻,真的非常開心,為產品的最終落地,也為我們團隊這段時間的努力與合作。
2022年,“下鄉的味道”涼茶銷售量達20多萬件。現在,除了原味涼茶,我們還推出了薄荷涼茶、仙草涼茶等多種系列產品。同時,為提高產品的市場供應量,今年我們還計劃採取“農戶+基地+企業”模式,請當地加種100畝柳葉臘梅,預計畝產300斤干品,按目前每斤27元的市場價計算,種植農戶每畝能有8000多元收入。
我想,讓咱們自家的“土特產”更好走出去,就是要發揮我們的專業優勢,積極創新、精益求精,做足那一杯“下鄉的味道”。
本報記者 施 鈺採訪整理
傳承傳統工藝 扶持農戶發展
■ 張植富 貴州六盤水 岩腳大暢面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用石磨磨粉,添加純手工土鹼和面,自然晾晒風干……在我們岩腳,做面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面條,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獨特氣候、土壤、水源讓我們的面條具備了“香、滑、勁、脆”的特色。
2000年以后,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原生態的土特產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2007年,帶著助力家鄉土特產走出大山,讓眾人認識岩腳的創業情懷,我和幾個朋友一頭扎進岩腳面的制作生產和技藝傳承中。沒想到一經推出反響極好,在當地便銷售一空,這給了我們做大做強岩腳面的信心。在黨委政府和鄉親們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找土地建廠房,解決資金鏈,對接銷路,又建新廠、建岩腳面博園、建有機小麥生產基地,逐漸成長為擁有2條生產線,集科研、生產、觀光旅游為一體的新型現代化面條生產企業。
岩腳面的主要原材料是小麥,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展現代農業這個主題,我們主要以“兩種模式”帶動鄉親致富。一是“企業+基地+農戶”。實行“基地示范帶動,扶持農戶發展,產品保價回收,實現農企雙贏”的滾動發展機制。二是“企業+村合作社+農戶”。為農戶提供小麥種﹔農戶領取小麥種后按要求種植,小麥收獲后,由加工企業進行回收。2022年我的公司在岩腳收購了小麥200多噸,帶動356戶1180名從事小麥種植的農戶戶均增收4000元。
岩腳面逐漸成為六枝的品牌土特產,帶動著上下游產業迅速發展。一方面,岩腳鎮黨委政府大力發展小麥種植產業,2022年岩腳鎮種植小麥2萬余畝,全鎮25個村均有小麥種植,總產量6250噸,產值達到4000多萬元。另一方變,加工企業迅速增長,在冊的面條加工廠從2005年的三四家增長到如今140多家,初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
現在我們已經作為六枝特區最大的岩腳面生產企業,此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堅守傳統工藝,為做優做強岩腳面品牌持續貢獻自身力量。
本報記者 汪志球採訪整理
玫瑰花鋪就小村致富路
■ 買買提·買吐送 新疆於田 阿熱勒鄉夏瑪勒巴格村村民
我的家鄉夏瑪勒巴格村,是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的一個小村庄。這裡自然環境惡劣,經濟落后,曾經是個深度貧困村。這些年,依靠玫瑰花,我們村脫了貧,大伙兒都過上了好日子!
我們村一直有種植玫瑰花的傳統,但過去由於種植分散、管理粗放,一直沒啥收益。后來慢慢地,大伙兒都開始放棄種植玫瑰花。
轉變發生在2018年。“技術不用愁,有技術人員指導﹔銷路不用愁,村裡會幫大家打開銷路。”當年,村裡提出要發展玫瑰花產業,村干部上門給村民作動員。於是,不少村民把家裡的地都種上了玫瑰花,來年一畝就掙了2500元。
2019年,在國家能源集團新疆公司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村裡成立了風兮果園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玫瑰花茶、玫瑰花醬等產品。如此一來,玫瑰花又升值了。因為過去的創業經驗,我被村民推薦成為這家合作社的負責人。這些年,我見証了村裡的玫瑰花產品走出村子,越賣越遠。
兩年后,我們村的玫瑰花產品賣到了天津。在天津市梅江會展中心,我們合作社的玫瑰花醬、玫瑰花精油等產品亮相首屆“和田優品”進津展示推介會,3天的展會銷售額就達4萬余元,並與多家企業達成交易意向。
同年,合作社的產品還獲得自治區“新疆禮物”、和田地區“和田優品”、於田縣“萬方於闐”品牌授權,並在多個電商平台開設了18家店鋪。
2022年,合作社的產品還走進了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引來了大批客商參觀、品嘗和選購。今年2月,我們又到廈門推介合作社的產品,在第四屆中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創新成果展上,合作社線上簽約7.6萬余元,線下與4家企業達成交易意向,展台樣品全部售罄。
近年來,合作社銷售額已突破2000萬元大關,帶動18名村民實現就近就地就業,人均月增收2500余元,為村集體經濟創收40余萬元。
現在,村民們都和我一樣,把玫瑰花視若珍寶,對玫瑰花產業的前景,信心滿滿!
本報記者 阿爾達克採訪整理
藏糧於地 藏糧於技
■ 王 偉 吉林吉林 水稻種植合作社理事長
黑土糧倉,沃野千裡。萬昌鎮位於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地處“黃金水稻種植帶”,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種出的萬昌大米,是我們這最有名的特產,也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萬昌大米米粒結構緊密整齊勻稱,米質堅如脂玉,色澤潔白清亮,米飯香潤黏滑,口感芳香綿長,營養豐富,反復蒸煮米粒不破碎,冷飯不回生,色、香、味、形俱佳。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萬昌大米擁有優良的品質。但早些年,因為在種植和推廣上缺乏統一規劃等因素,萬昌大米的知名度與其優良品質並不完全匹配。2015年,我回到家鄉萬昌鎮吳家村,辦起了禾谷豐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村民們一起科學種植水稻,帶動增收的同時助力推廣“萬昌大米”品牌。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在種植上,我們按照現代農業種植的理念,尋良種、學良技、購農機,並進行規模化生產。現在,合作社流轉了328公頃土地,吸納104余戶村民加入合作社。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種植面積逐年增長。
同時,我們制定統一的合作社產銷機制,統一提供農資、統一科學管理、統一推廣銷售,並將過去的眾包土地以少數分包模式實現垂直管理,既保障標准化種植作業,又保障種植的大米品質穩定。這樣的模式,讓合作社成員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以一個勞動力承包5公頃土地計算,一戶2個勞動力,每戶年收入可達七八萬元,比單干的農戶多收入三四萬元。
隨著智慧農業的發展,我們計劃在傳統的銷售模式基礎上,積極探索“私人訂制”的種銷模式,以南方企業為主的消費者對其訂制的水稻全程可視,通過一部手機,就能看到從水稻生長、田間管理到收割、脫粒包裝的全過程。通過轉變銷售方式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預計每公頃土地將多收益7000元。
眼下正值備春耕關鍵時期,我們正有條不紊地在大棚裡進行水稻育苗。與此同時,永吉縣加速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田地裡的節水灌溉項目與智慧農業中控室建設正在同步建設中,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的農田生產新格局正在成為現實。
本報記者 鄭智文採訪整理
一村一品 “游、玩、學”一體
■ 黃秀武 海南瓊中 瓊中飛瀑山咖啡品牌創始人
我們瓊中長興村的咖啡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海南是個熱帶島嶼,盛產咖啡,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非常適合咖啡生長,我們村種出來的咖啡品質都很好,在1980年的時候,種植面積規模最高有3000多畝。可是,由於沒有品牌意識,種植咖啡豆經濟效益較低,后來村裡人就慢慢放棄這個產業了,2008年的時候隻剩不到200畝。
那時候我正在外地打拼,見到家鄉咖啡產業逐漸落寞,覺得非常可惜,於是我回到家鄉開始鑽研咖啡。花了幾年的時間,走了不少彎路,從咖啡的品質、種植方式、產業鏈的延伸等方方面面都進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在這一過程中,我還成功考取了高級咖啡師的職稱。
努力終有回報,種植面積、產量、質量漸漸都有了提升。在瓊中縣委縣政府的政策幫扶下,我決定創立“瓊中飛瀑山咖啡”品牌。
從最開始時批發咖啡豆,到賣品牌咖啡豆、咖啡粉等一系列有關咖啡的產品,再到“游、玩、學”為一體的體驗式產業鏈條。“口感柔滑、淡雅、清澈、層次分明”的咖啡口感逐漸贏得四裡八鄉的好評,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我們的品牌。眼下,我還在線下開設了實體店。
隨著品牌效應的凸顯,瓊中飛瀑山咖啡逐漸名聲大噪,受到越來越多咖啡愛好者的喜愛,於是我開始帶動村民一起種植咖啡。現在,我們村的咖啡種植面積有1500多畝地,還入選了農業農村部“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我們從零起步,由純粹的咖啡種植戶,到如今打造起集“游、玩、學”為一體的體驗式產業鏈條,實現了旅游業與休閑農業相融合的體驗經濟。2022年收入100萬元,比單純賣咖啡豆翻了2倍。接下來,我還要繼續深耕咖啡產業,帶動周邊鄉親加大力度做好第三產業,探索發展庄園式咖啡游玩的體驗,把瓊中本地的咖啡品牌做大做強。
本報記者 孫海天採訪整理
走進西川鄉 遍地花椒香
■ 劉曉明 雲南麗江 寧蒗彝族自治縣西川鄉花椒協會會長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我的家鄉寧蒗彝族自治縣西川鄉就開始種植花椒。30多年來,我們從簡單的種植發展為擁有完整的產業鏈,種植方式更加規模化,種植技術更加科學化,還打造出自己的“麗川花椒”品牌。走進西川鄉,遍地花椒香,花椒產業已經成為西川鄉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在我剛剛畢業回鄉時,種花椒還只是每戶人家自己的事。過去的人常說“靠天吃飯”,把花椒種在荒山荒地上,管理粗放、種植零散,產量、價格都不穩定。憑借在學校學到的農業知識,我在自家土地上嘗試起規模種植,研究出行距更合適的種植布局,最終種出了300多畝品質更好的花椒樹。
2002年,在西川鄉黨委政府的牽頭下,西川鄉花椒協會成立了,由我擔任會長。有了組織,種花椒就成了大家的事。當時1900多戶村民全部加入了協會,一起摸索西川花椒的發展之路。
然而,產業鏈搭建的初期總是充滿波折。整合土地后,有了大片規模化的花椒林,大家卻不知道怎麼打理。從修枝採果到刮風下雨,椒農們常常手足無措,導致花椒品質受到影響。
為了取得突破,我帶領花椒協會從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入手輔助椒農。產前對椒農進行田間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農業技術培訓﹔在產中,為花椒樹搭建簡易雨棚,指導椒農使用烘干機,做好基本保障﹔到了產后,通過網絡社群將椒農和買家銜接起來,及時發布產量、價格、需求量等,打通信息壁壘,收獲了源源不斷的客源。在十多年的努力下,如今的西川椒農,個個都成了種植專家。
產業做起來,椒農就富起來。35800畝規模化的花椒基地裡,每畝就有33株花椒樹,每株花椒樹能產出約1.5公斤干貨,平均每年為每戶椒農帶來5萬元左右的收入。
花椒加工中心即將投入使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入新型經營模式,培育的麗紅1號無刺花椒兼具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展望未來,我信心滿滿。
本報記者 沈靖然採訪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