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吉林: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2023年04月06日08:09 | 來源:吉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二人轉與評書作伴,登陸全媒體,全網點擊量超1.2億次﹔查干淖爾冬捕習俗、滿族新城戲、查干湖全魚宴烹飪技藝登陸央視節目《藝覽吾“遺”》,反響熱烈﹔“健康旅游商品——蔡大姐烏拉草汽車頭枕”入選全國旅游商品大賽﹔有著年畫元素的搪瓷杯、文化衫、冰箱貼,文創商品備受追捧……

  2022年,我省推出《關於實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的工作方案》后,積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行動,助力文化產業發展升級。全省各地以地方特色文化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加貼近人民、貼近生活,以優秀傳統文化助力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每集正戲開始前,以評書的形式,邀請評書表演藝術家將劇情故事娓娓道來——“評書作伴,好戲登台”是四平市二人轉翻拍劇目計劃採取的創新形式。劇目在騰訊視頻、喜馬拉雅、吉視傳媒等平台同步推送,節目播出以來,全網點擊量超1.2億次,總話題量破億次,節目官方抖音、快手賬號粉絲總量超25萬,后台收到近10萬條點贊、留言和私信。這種運用跨界、聯名等互聯網思維和營銷方式,創造性地推動二人轉文化傳承與發展。

  “二人轉經典劇目翻拍計劃”是四平市重點文化項目,項目已成功制作五季,翻拍完成56部經典劇目,為省內乃至全國廣大二人轉藝術愛好者提供了可利用的公共文化資源。

  啟動汽車,即可響起悠揚動聽的琵琶曲……2022年,有“中國琵琶之鄉”美譽的遼源市與一汽集團共同啟動研發“汽車啟動琵琶音樂”項目和原裝音樂琵琶曲項目,進一步拓展傳播渠道,提升琵琶文化的藝術價值。2022年8月,遼源市舉辦“第四屆遼源琵琶文化藝術周”,來自全國的琵琶技藝人才同台競技,將琵琶之美傳向世界。如今,遼源市區有8所小學都開設琵琶校本課程,每年有近300名幼兒和小學生在學習文化課的同時學習琵琶藝術,全市琵琶普及數已超過2萬人。

  通化市將傳統文化融入城市發展,同時積極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邀請知名專家走進學校以教學互動的形式,講述吉劇的傳承與創新,為傳統文化轉化性發展尋找到了新的“打開方式”。圍繞鬆花石硯制作、滿族剪紙、刺繡、葡萄酒釀造、木板烙畫、中藥炮制技藝、人參栽培等民間手工技藝,通化市舉辦各類線上線下公益培訓班120余場,吸引群眾4萬人次。

  壯觀的冬捕場面、色香味俱全的查干湖全魚宴、極富民族特色的滿族新城戲……2022年,央視綜藝頻道《歡樂城市派“寶藏鬆原”》專題節目和央視總台《藝覽吾“遺”》節目完美呈現鬆原市獨特的地方傳統文化。節目在CCTV3綜藝頻道、央視頻APP播出后,反響熱烈,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走進鬆原。為打響鬆原特色漁獵、滿蒙文化品牌,鬆原市創新“國家級非遺+5A景區”演出模式,推動地方劇種滿族新城戲經典劇目《鐵血女真》實現實景演出,並舉辦“‘品民俗之韻 賞草原風情’中國·郭爾羅斯草原人民那達慕”等特色文化活動,進一步推廣鬆原特色傳統文化,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通榆,擁有通榆年畫、剪紙、根雕等30項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2年,通榆縣創新出台了聘用地域特色優秀文藝人才的特殊政策,成立了通榆縣文藝創作中心,聘任地域特色優秀文藝人才5名,培養了一支40余人的青年畫家隊伍,中心還支持培養了篆刻、剪紙、葫蘆烙畫、金屬畫、根雕等各門類藝術人才30余人,開發多種多樣的特色文創產品,為助力文化產業發展作出了貢獻。一年來,通榆共有近20件作品進入國家、省級展覽,組圖《冰雪鶴鄉》入展全國“冰雪情 冬奧夢”主題繪畫展,15幅作品入選中國年畫網絡邀請展,新年畫《那年(春、夏、秋、冬)》榮獲第二屆吉林民間文藝獎。

  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發展,我省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行動,帶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將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注入了鮮活、強勁的精神動力。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