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人民日報關注長春市推進律師參與信訪工作:打開心結 化解糾紛

本報記者  劉以晴
2022年01月13日09: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現在在商場工作,掙的錢夠自己花,更重要的是,心裡這塊大石頭終於落地了啊!”見到陳某時,他神情愉悅,很難想象眼前這位中年人曾因為社保繳納問題愁眉不展。

  1990年,陳某就職於長春市通達有限公司。2010年企業改制,公司被轉賣給當時的董事長吳某。陳某被公司通知自2011年起,將停止繼續為他繳納社保。但公司並未及時解除與陳某的勞動關系,他的社保關系也始終沒有轉移。

  從這以后,陳某和公司“較上了勁”,“公司不給我交,我也不交,就這麼耗。”陳某的社保停繳了整整10年。直到2020年底,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陳某在長春市信訪局見到了涉法涉訴信訪法律服務中心的負責人顧鴻鵠律師。初次見面,陳某站在服務中心門口,不肯進去半步。

  “我沒錢雇律師。”“放心,不用你掏錢。這是政府購買的法律服務,我是中立的,既不向著你,也不向著他。老陳,你先坐下,咱就從法律角度討論討論唄。”

  問清情況后,顧鴻鵠搜出法條指給陳某:“根據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出台的審判指導意見,你從2011年開始就沒有在公司繼續提供勞動,因此你主張公司補繳社保的請求也不能得到支持。”

  “你看這個人情況和咱差不多吧?也是自己補繳的吧?”顧鴻鵠一邊查閱相關案卷,一邊耐心地解釋。這個過程不容易,陳某先后跑了不下10趟信訪局,“有時候可能這次理解了,下次過來又有了新想法,我就一個案子一個法條地一點點給他講,講幾個小時那是常事。”顧鴻鵠說。

  最終,陳某的態度有所鬆動。顧鴻鵠立刻出面聯系吳某,從中協調勸說。吳某帶著公司名冊、加蓋了公章的減員手續等文件,和陳某一道在社保局完成了補繳手續。社保辦理后,陳某主動要求簽署息訪協議書,“事都解決了,我為啥不簽啊?”“好好工作,咱好日子長著呢。”簽好字后,陳某站在服務中心門口,沖顧鴻鵠豎起了大拇指。

  早在2012年,長春市信訪局內設立律師接待室。后來,在律師接待室的基礎上,長春市信訪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涉法涉訴信訪法律服務中心在信訪局挂牌成立,“兩套牌子,一班人馬”,分別開展人民調解、為群眾提供法律建議等工作。除市信訪局外,長春市還將法律援助服務延伸到縣,目前參與信訪工作的律師50余位,累計接待信訪人數超萬人。

  在接待過程中,遇到經濟困難的群眾,律師會免費幫助其書寫起訴狀、上訴狀等法律文書﹔積極協助有需要的群眾同相關部門溝通,聯系有關部門了解具體政策法規,給出可行性建議。“下一步我們計劃不斷擴大規模,在加大政府採購力度的基礎上,招募更多的退休律師、高校法學院教師等專業志願者參與到信訪工作中來。”長春市信訪局副局長趙軍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3日 11 版)

(責編:李洋、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