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恭喜!吉林10個案例入圍,5個案例入選!

2023年12月09日11:04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堅持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12月8日

第十屆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

在江西省贛州市舉行

中國旅游產業發展年會是經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中國旅游報社創辦的年度性、專業化全國旅游行業品牌活動,自2012年以來已成功舉辦9屆。

本屆年會以“促消費 深融合 謀發展”為主題,旨在聚焦新形勢下產業發展熱點和當前重點任務,總結產業發展成果,展望產業發展趨勢,用新視野、新傳播,為產業融合、行業交匯、企業合作搭建平台、拓展空間,釋放旅游消費潛力,助推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年會上揭曉了

2023中國旅游產業影響力案例名單

並現場頒發証書

經前期各地推薦、專家遴選、專業評價等環節

最終吉林省10個案例入圍

其中

5個案例成功入選

一起來看

↓↓↓

1

“長白天下雪”全媒體營銷活動

旅游影響力營銷推廣典型案例

2022—2023年雪季,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長白天下雪”全新品牌營銷活動,用不同視角和傳播方式,全方位、立體式展現吉林冰雪之美、文旅發展之勁,營造了“全網都在熱切期待到吉林過冬”“此生一定要去一次吉林”的濃厚氛圍。依托抖音、快手兩大平台,開設“長白天下雪”話題挑戰活動,定向邀約全網滑雪頭部達人等255位高質量達人深入全省重點冰雪旅游目的地採風,創作有創意的宣傳內容,全網曝光量超過10億。活動貫穿元旦、春節假期,吉林的國風滑雪也成為全國熱點。

依托小紅書平台開展“長白天下雪”等“—吉林冰·雪全民種草活動”,一系列高質量內容策劃、熱點跟進、達人招募採風、優質內容流量扶持、火焰話題等方式,共計釋放超過480萬人次曝光,相關圖文視頻攻略閱讀量超過1700萬人次。

與長光衛星合作,全國首創推出衛星遙感創意雪道圖打造“長白天下雪 瞰”系列文章,被主流新媒體相繼轉載。依托悠游吉林微信公眾號開設“長白天下雪”欄目,閱讀量超過45萬人次。新華社客戶端、人民網法人微博、央視新聞客戶等主流媒體形成最強媒體矩陣開展宣傳,最優效果呈現吉林冰雪旅游亮點。

2

長白山景區

休閑旅游目的地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近年來,長白山冰雪旅游市場備受歡迎,年輕、小眾、高端化的游客群體成為長白山旅游市場的主力軍,一系列日益豐富的沉浸式新玩法被眾多年輕人列入冬季游長白山“必體驗必打卡”清單。長白山管委會持續做大做強“長白山飄雪溫泉”旅游品牌,培育新消費熱點,拉動冰雪經濟發展。

長白山溫泉涵蓋多種類型,北西南溫泉各具不同,有可以直接飲用的美人湯溫泉,也有中國獨此一家的長白山南坡漫江高鍶溫泉。長白山從“休閑度假、康養度假、生態度假”等三個維度深耕品牌,打造高品質、深體驗、優服務的冰雪旅游產品體系。

2023年春節,長白山成為全國熱門小眾旅游目的地,入選長白山冰雪旅游城市12佳。在長白山管委會的不懈努力和廣大游客的共同見証下,“長白山飄雪溫泉”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不斷提升,已然成為長白山靚麗的名片。

3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美食旅游目的地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近年來,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不斷挖掘美食文化內涵,以美食豐富休閑、以美食帶動旅游,通過“發現最延邊·網紅打卡地”評選、“食尚延吉”餐飲店評選、發布《延邊州美食手繪地圖》等方式,推動樹立美食文化品牌,持續提升延邊旅游形象,使延邊發展成全國熱門美食目的地。為提升延邊民俗美食知名度,延邊州連年開展辣白菜文化旅游節、大醬節、千人拌飯活動等多個以美食為主題的活動。

2022年、2023年,延邊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先后在全州范圍內開展了兩屆“發現最延邊·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推廣美食旅游品牌。2023年春節期間,網紅打卡地之一延吉水上市場早市的煙火氣溫暖了全網。此外,延邊州鄉村旅游也在美食文化上花心思,由“傳統團餐”向“餐飲+體驗、表演”轉變。

4

鬆花江生態旅游風景區

旅游景區企業創新發展典型案例

2022年9月18日,鬆花江文旅航線正式通航運行,豐水期航線180公裡,枯水期航線142公裡。目前,景區已開通鬆江碼頭、仁義碼頭、白龍灣碼頭3個碼頭服務區,配套大型觀光游船14艘,可同時滿足1000余人觀光。為豐富游客體驗,景區新增摩托艇、快艇、畫舫船、動力竹筏、網紅酷酷鴨、水上沙發等水上體驗項目,開發長線航程的高端體驗產品,開設全魚宴、特色江上燒烤等餐食,推出鬆花江生態研學、地質研學、水生經濟作物研學等系列研學課程。

此外,風景區還為自駕游愛好者提供了住宿、露營、燒烤、網球等活動場地。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兼顧旅游開發與鄉村振興,全面推動資源整合,挖掘沿岸鄉村在地文化,以沿江兩岸旅游發展帶動沿岸村屯的全面振興。

5

“丹沙落”民俗文化體驗活動

非遺與旅游融合特色活動典型案例

白城市通榆縣向海環浪嶼旅游有限公司組織村民研發生產具有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的蒲草編和刺繡等手工藝品,推動“環浪嶼”旗下“丹沙落”手工系列產品提質增量。農村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鄉村人才作為支撐,為此環浪嶼首先從職業技能培訓著手,近年來先后培訓了手工技能、導游、營銷電商等鄉村人才1000余人,為“丹沙落”品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為了讓游客了解傳統文化樂趣,體驗非遺魅力,2021年初,環浪嶼與吉林大學合作建立以非遺、濕地文化、鶴文化為主的主客共生、共榮共享的民俗文化體驗館

推進形成“小產品、大產業”“小工藝、大特色”的發展模式,使特色手工產業、民宿產業成為通榆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助力通榆縣實現鄉村振興。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