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豐滿區多措並舉 持續用力 開創城市基層治理新局面
11月24日,吉林省新時代街道書記、“小巷總理”業務大比武活動省級總決賽在長春舉辦,吉林市豐滿區建華街道黨工委書記馮蕾、紅旗街道田園社區黨委書記薛曉婉分別榮獲街道書記組、“小巷總理”組“十佳”選手獎。
吉林市豐滿區下轄7個街道,是吉林市四個主城區中最年輕的城區,近年來,豐滿區秉持和諧、實干、創新的拼搏精神,堅持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在大力推進宜居城區建設的同時,先后組織實施了“社區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和“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攻堅行動”,創新構建“家門口”黨建“12311”工作體系,持續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效能,開創出具有豐滿特色的城市基層治理新局面。
堅持黨建引領,織密紅色網絡,打通基層治理關鍵點
豐滿區開發較晚,域內有鬆花江、鬆花湖、朱雀山等自然資源,轄世紀廣場和歐亞綜合體兩大商圈。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豐滿區一直把“宜居”放在重要位置,憑借區位優勢,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居住,居民需求的多樣性造成了城市治理形勢的錯綜復雜。為此,豐滿區委、區政府將抓黨建作為破題關鍵,著力做好三個強化,實現了黨建引領一子落,城市治理滿盤活。
一是強化社區基礎。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豐滿區將強化社區黨建作為抓城市基層治理的先手棋,以全市“五好”社區黨組織創建活動為重要抓手,細化“好書記、好隊伍、好制度、好治理、好服務”星級標准,明確三年內實現全部社區五星達標的任務目標和各街道每年創建指標,通過組織社區出去學開闊視野,開展交叉互檢活動交流經驗,組建幫扶對子教學相長,推進社區黨組織建設干有方向、干有目標、干有成效。
二是強化組織體系。組織體系是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豐滿區在延伸組織觸角上下功夫,在發揮引領作用上求實效。全覆蓋建立網格黨支部256個,推行網格長、網格黨支部書記“一肩挑”,實現“黨建網”和“業務網”雙網深度融合。成立小區功能型黨支部129個,建立樓棟黨小組578個、確定黨員中心戶771個,推選政治素質高、組織能力強的居民黨員和在職黨員擔任支部書記和黨小組長,織密小區黨建工作一張網。在老國企居民區,創新“家黨建”模式,把黨小組建立在退休老黨員家中,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動,密切了老街坊間的聯系,也打通了組織體系延伸的最后一百米。
三是強化黨群陣地。黨群服務陣地是城市各級黨組織服務群眾的物質化載體,豐滿區在陣地質量和數量上做加法,在服務半徑上做減法,推動陣地前移到居民家門口。在全市率先高標准打造出區級黨群服務中心,為各級黨組織提供“私人訂制”學習套餐,面向居民開設書畫、手工、舞蹈等免費課堂,成為極具人氣的城市基層黨建紅色地標。建成全市首家街道基層治理服務中心,強化街道黨工委對城市綜合執法的統籌能力,將接辦處置時效由平均5天縮短為2天。按照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原則,全面盤活物業門房,創新打造“家門口”網格黨群服務站48個,推行“3456”工作機制,切實強化網格力量。合理改造採酸小屋,打造各具特色的便民服務“微站點”28處,將有效服務半徑縮短到居民步行10分鐘距離。
鍛造過硬隊伍,凝聚多方力量,以硬舉措提供強保障
社會治理的核心是人,深化和創新基層治理,關鍵在“人”。豐滿區聚焦城市基層治理現實需要,圍繞鍛造三支隊伍出實招,一錘接著一錘敲,既苦練內功又擅借外力,構建起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獲得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是優化“全科社工”管理鏈條。豐滿區作為省內最早推行“全科社工”的城區,立足區域實際,率先打破社區傳統的大廳式業務辦理模式,培養“全科社工”、設立3人值守的全科服務窗口,使有限的人員能夠最大限度下沉網格,解決了社區工作中存在的條塊分隔、多頭分散、網格走訪力量不足等問題。為了讓工作更實,做好推行“全科社工”的“后半篇文章”,豐滿區把全員、全科、全能作為鍛造社區工作者隊伍的重要抓手,通過探索試行社區業務辦理小程序,編制全科社工“口袋書”“一本通”等工具書,制定網格員管理辦法和《網格日志》,創新“兩監督一規范一問效”監督方式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構建“選育管用督”全鏈條管理體系,切實強化了社區干部的工作能力。
二是厚植志願服務隊伍成長沃土。志願服務隊是社區工作力量的重要補充,豐滿區多年來持續打造“服務先鋒·紅色領航”志願服務品牌,先后制定了“服務先鋒·紅色領航”總體工作方案、6項加強舉措,不斷完善志願者招募、志願活動開展、服務積分兌換等相關制度,吸引了小區居民、在校學生、企業職工等社會各界人士踴躍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打造出以黨員為骨干的志願服務隊伍700余支。各街道社區又結合轄區居民主要需求和志願者構成情況,進一步細化隊伍管理,在“服務先鋒·紅色領航”大框架下,陸續打造出“小紅帽”“六小”等志願服務載體,在應急處突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在豐滿大地生根發芽。
三是引導在職黨員服務一線。在職黨員具有政治過硬、專業水平高、領導能力強的特點,抓好這支隊伍對於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豐滿區借助全省推行“雙報到”工作有利契機,一方面優化區直部門包社區工作,以網格為作戰單元,推動正科級領導干部擔任包保社區“網格總長”,927名機關干部全員下沉網格擔任“兼職網格員”,定期下沉社區、進入網格,參與各類服務,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認領居民微心願,並將包保成效作為全區評選“奔牛獎”和“蝸牛獎”的重要依據,形成了攻堅在一線、服務在社區的良好導向。另一方面,針對非本區的在職黨員,以社區為單位,廣泛收集群眾需求,及時發布到全市雙報到小程序,組織在職黨員認領並對服務成效進行評價賦分,形成管理閉環。同時,創設“小院書記”“老街坊陽光下午茶”等議事形式,由在職黨員牽頭組織居民議事,在一次次拉家常、話理短的過程中,通過群眾參與、在職黨員所在單位發力,先后解決了1700余件困擾居民多年的家門口治理服務難題。
打造特色品牌,突出分類施策,用好載體助推好服務
豐滿區城區主要可分為商圈主城區、老國企聚居區和城鄉結合區三大區域,主要居住人群不同,難以用一套工作方式解決基層治理服務的所有問題。為此,豐滿區在中央及省市關於城市基層治理的總體要求下,堅持“一街一特、一社一品”的工作思路,指導街道社區不斷深入居民群眾中開展調研,組織召開民情懇談會,充分了解轄區內的民情所需和可利用資源,明確了聚焦三大區域特點,採取分類施策方式,打造十一型社區的工作方向。
一是在居住密度大的商圈主城區重點建設生活便捷型、充分就業型、文體活動型、物業創新型、暖新共建型社區。開辦提供低價商品和優質服務的“紅色市集”、建設24小時不打烊的“泰便民”家政服務中心、打造方便服務上班族的“移動網格間”、成立實現社區和“騎手小哥”共贏的“騎士共享家”,讓老城居民“家門口”的煙火氣更濃。
二是在留守老人佔比高的老國企聚居區重點建設老年關愛型、醫療健康型、志願互助型社區。開展“七彩”志願服務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打造“五老賦能圈”發揮退休職工余熱、組織義診進社區服務暖人心,讓老廠員工“家門口”的人情味更重。
三是在矛盾糾紛較多的城鄉結合區域重點建設兒童友好型、民主法治型、環境宜居型社區。搭建興農助商惠民的“蕙民社”服務平台、培育關愛留守兒童的“共享媽媽”志願服務群體、創新村社共建的“大小書記”助農直播,讓城鄉群眾“家門口”的幸福感更可持續。初步打造出具有豐滿特色、符合社區實際的黨群服務品牌矩陣,有效提升了社區精細化治理和精准化服務水平,使城市更有溫度。
基層治理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在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征程上,豐滿區高揚黨旗、久久為功、持續用力,探索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方法路徑,未來,豐滿區將繼續開拓創新、探索實踐、銳意進取,匯聚起新時代城市基層治理的磅礡力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