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吉林: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濟濟一堂 共襄科學盛宴

2023年05月29日20:22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延邊5月29日電(記者王帝元)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團結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國情懷、勇於創新爭先,爭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排頭兵,匯聚引領發展、驅動復興的不竭動力,29日下午,2023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第四屆吉林省青年科學家年會主場活動在吉林延吉舉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造就規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把培育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

初夏,陽光明媚、微風陣陣,來自全省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濟濟一堂,共襄科學盛宴,共度自己的節日,共話“創新爭先建新功 自立自強向未來”。

吉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林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副州長文金哲,延邊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分別致辭。吉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韓宇鴻主持年會開幕式。

吉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林天

林天在致辭時表示,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偉業關鍵靠人才,尤其是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青年科技人才。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吉林省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牢記囑托,聚焦重點領域,加強基礎性研究,努力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副州長文金哲

文金哲對發揮好年會平台作用寄予三點期望:一是深化青年創新合作﹔二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三是志存高遠勇擔使命。號召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凝聚和弘揚科技共同體理念,真正肩負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

延邊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蔡紅星

蔡紅星表示,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結合點,緊扣高素質人才培養、助力國家創新能力提升是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本次年會,就是要大力促進廣大青年科學家加強交流互鑒和成果共享,以繼承與創新、交叉與融合、協同與共享為途徑,進一步匯聚創新合力,發揮好青年科學家在科技創新中的獨特優勢。

在開幕式上,舉行了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授牌儀式、2022年吉林省科協資助出版科技專著發布及贈書儀式。

在儀式上,授予王中強等30人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王迪等3人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系列化中國標准地鐵列車研發設計團隊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創新團隊獎。林天為吉林大學黃大年紀念館、長春理工大學王大珩展覽館、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勞模創新工作室3家單位授牌。朴成哲代表省科協將《醫用機器人》《場輔助玉米副產物基生物材料設計與應用》《簡明腦血管疾病》3部專著分別贈予延邊大學、延邊州農業科學院和延邊州醫學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勘探地球物理與探測裝備專家,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君

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吉林大學教授、吉林省納米醫學轉化工程實驗室主任、吉林省外科研究所副所長陳芳芳

開幕式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勘探地球物理與探測裝備專家,吉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林君﹔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獎者,吉林大學教授、吉林省納米醫學轉化工程實驗室主任、吉林省外科研究所副所長陳芳芳﹔第十七屆吉林省青年科技獎獲獎者,東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周丹丹﹔中國科協海智計劃特聘專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慶生分別就“向地球深部進軍 探測裝備需自立自強”“納米免疫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微生物胞間通訊靶向調節污水處理與資源化”“與青年才俊話成長”內容作了主旨報告,延邊大學副校長王洪福主持。

東北師范大學環境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周丹丹談道,“‘環境’其實本身就是一個交叉學科,我在報告當中也呼吁和青年科學家們開展更多的合作,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報告,不僅能夠形成我們之間的合作,還能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帶來一些啟發,也鼓勵他們繼續在自己的科研工作當中‘苦樂相伴’,持久性地發展。

吉林建筑大學教師、第四批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朱曉艷說道,“今天的大會報告提醒我們,要積極地面對各種挑戰,不斷突破自我。每一次科學探索都始於我們心中的那一束光。在此,借著‘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之際,向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的那一束光致敬。我也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那束光能夠匯聚成精神火炬,薪火相傳。

承辦本屆年會的高校——延邊大學,始建於1949年,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目前,延邊大學在自然科學領域裡擁有長白山天然藥物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東北寒區肉牛科技創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個部委級以上科研平台以及26個省部級科研平台。

創新爭先、自立自強。吉林省科協把服務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長成才作為一項重要的職責使命。近年來,共舉薦17人次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通過實施“青年科技領英計劃”,開展吉林省青年科技獎評選、實施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設立科技專著出版資助項目,舉辦系列學科競賽、演講比賽和論壇活動,努力打造全鏈條、多層次的服務體系,搭台架梯,助力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脫穎而出。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