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1—2025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科普工作巡禮
以“大科普”賦能新時代公主嶺高質量發展

近期,中國科協公布了2021—2025年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認定名單。幾年來,經過吉林省科協統籌組織、分批推進,各縣(市、區)積極響應,對標創建,目前,長春市寬城區、長春市九台區、長春市公主嶺市、吉林市樺甸市、吉林市磐石市、四平市鐵東區、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遼源市東豐縣、通化市輝南縣、白山市撫鬆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共12個縣(市、區)分兩批次獲得認定。現推出系列宣傳,旨在展示吉林省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科普工作特色,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基層科普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公主嶺市作為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志願服務試點市之一,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更是將科普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黨政重要工作日程。在公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的統籌協調下,全市科普能力建設不斷增強,科普環境逐步優化,品牌工作深入人心,科普工作取得了新的重要發展和諸多實效。公主嶺市黨政領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大科普工作格局已經形成。
筑牢基礎,“13413科普陣地”打造特色樣板
為了積極創建“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公主嶺市出台引進科技人才政策,打造科技人才“窪地”。
為加快科普體系建設,市編委會為科協增設1個內設科室、增加3個編制。在市委推動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村(社區)都成立了科普機構,基層科協組織逐步達到了有組織、有人員、有隊伍、有活動、有效能的“五有”工作要求。吸納“三長”到鄉科協組織兼職挂職,鼓勵其結合自身專業和工作開展科普活動。
公主嶺市專門成立了科技志願服務隊伍,注冊人數超過3000人。志願服務隊每年開展形式多樣、貼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圍繞地方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科技志願服務活動50場以上,形成了常態化科技志願服務品牌。
公主嶺市科技館以“探索科技 啟迪未來”為主題,免費向公眾開放,年參與觀看人員達到 2.1 萬人次
在探索中,公主嶺市打造“13413科普陣地”,即:一館、三農、四街、一校、三企。“一館”即科技館,充分發揮科技館展教功能,成為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三農”即全力打造一個科普示范鄉鎮和兩個科普示范村﹔“四街”即在市區街道打造四個科普社區﹔“一校”即打造一所科普示范校﹔“三企”即打造三個科普示范企業。通過打造使他們成為全市科普示范典型,通過典型帶動全市科普事業的發展。
聚焦服務,產業技術協同攻關
為了更好地以科技力量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公主嶺市率先在企業建立科協組織、專家工作站、科普示范基地,使之成為科協服務發展和技術創新推廣的手臂。
為發揮科協組織的人才優勢,在成立專家工作站的基礎上,不定期上門或在企業家協會微信群和科技企業協會微信群內發放《科技服務需求信息採集表》,公開征集企業科技需求並通過上級科協組織協調專家予以解決。組織企業到發達地區進行考察學習,為企業創新發展領航。
長春市首批大學生實訓基地授牌儀式
為深化工業企業技術推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公主嶺市科協牽頭帶領企業負責人赴外地學習交流,把脈問診、開方抓藥,借助外腦發展自己。在科協組織的協調幫助推動下,全市第一家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第一家眾創空間終於落地運行。基地以技術為核心、通過建立示范工廠、工業雲公共服務平台等創新載體,有效整合人才資源鏈條,發揮核心技術帶動推廣效應,吸引相關企業集聚形成產業集群,為發展工業實體經濟注入的科技力量。通過建立創業人才孵化基地實現了發展經驗互通互享、產業技術協同攻關,推動了一批科技成果轉化運用,打造了人才建設新高地。為進一步加大科技推廣力度,不斷深化科研機構與企業在科技創新和技術轉移等方面的合作,在科協組織的引導下,基地不定期組織召開校銀企對接會,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推廣。
公主嶺稻漁科技小院教師正在給農民朋友們分享如何分辨雌雄小龍蝦的方法
為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鄉村振興,公主嶺市藍谷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吉林農業大學2名研究生導師合作,創立了公主嶺稻漁科技小院科技人才服務農業農村項目。小院自建設以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對科研團隊的辦公、科研、生活場所重新進行了規劃和建設,確保為他們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經過各級的支持和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一套具有吉林特色的“雙邊溝+分箱式插秧”稻田養殖蝦蟹模式研制成功。目前已推廣稻田蝦蟹種養戶475戶,種養面積達到1900余畝,輻射10余個村屯。
培育品牌,全市科學素質穩步提升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一翼,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為進一步加大科普陣地建設,增強青少年兒童的科學普及范圍和手段,公主嶺市投資興建大型公益科普教育基地——公主嶺市科技館,通過多種展示手段,寓教於樂、娛教結合,使之成為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的重要基地。開館當年,接待青少年觀眾10萬余人,培訓科技輔導員、科技教師400余人次。科技館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並納入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序列名單。
公主嶺市科協館開展青少年科普活動
為使科普活動達到全覆蓋、無死角,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活動中心等開展精准化、多樣化科普活動。利用大眾傳媒開展科技傳播,積極吸引社會各方面力量興辦科普事業或參與科普活動。利用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示范基地等公共資源,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年科普活動的覆蓋面達到全市常住人口的80%以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