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吉林省2021—2025年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科普工作巡禮

長春市九台區:以“四個強化”為載體 大力加強科學普及工作

2023年04月17日09:20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近期,中國科協公布了2021—2025年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認定名單。幾年來,經過吉林省科協統籌組織、分批推進,各縣(市、區)積極響應,對標創建,目前,長春市寬城區、長春市九台區、長春市公主嶺市、吉林市樺甸市、吉林市磐石市、四平市鐵東區、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遼源市東豐縣、通化市輝南縣、白山市撫鬆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共12個縣(市、區)分兩批次獲得認定。現推出系列宣傳,旨在展示吉林省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科普工作特色,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基層科普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如何讓大眾了解科學、支持科學發展?科普工作是利器。

近年來,長春市九台區(以下簡稱九台區)以“四個強化”為載體,大力加強科學普及工作,探索構建“一體兩翼三覆蓋四推動”的全域科普九台模式(即黨建群建“一體”化,區域科普組織與科普基地“兩翼”發展,教育、醫療、農業三覆蓋,推動黨群共建、隊伍建設、機制創新和區域融合發展),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創建之路。

強化高位推動 確保組織領導到位

九台區把科普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來抓,積極推動將科普工作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黨政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以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高位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開展。

九台區召開創建(2021—2025)全國科普示范縣動員會

九台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領導小組工作,定期聽取成員單位工作開展情況,解決科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形成了“黨政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大科普”工作格局。

為順利完成創建任務,召開“九台區創建2021—2025年度全國科普示范縣動員會”,以扎實的工作作風,補短板強弱項,提高認識,明確任務,統籌兼顧,抓好貫徹落實。

強化機制保障 確保工作推動到位

為保障科普工作有力有效推進,九台區推動建立科普工作考核管理機制,將科普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年度績效考核體系,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黨政科技進步重要指標。

九台區科協開展科普進社區活動

在九台區師范附屬小學開展科普活動

九台區黨委、政府主導制定科普工作“十四五”規劃和表彰獎勵機制,突出示范引領,激發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參與科普工作的積極性。

為吸納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科普,九台區探索建立“科普+X”一體化發展模式,與上級科協、長春市農科院、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支持一批高科技民營企業發展,攻克秸稈打包機研發、秸稈變肉等技術難題,夯實了九台區特色產業發展基礎,助力區域農業產業向集約化、標准化、現代化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廣大群眾年人均增收2600元以上,吸引了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和科技創新事業。    

強化隊伍建設 確保人才支撐到位

為不斷發展壯大科普力量,九台區逐步建立起由科技工作者、專業技術人員和科普志願者組成的專群結合、專兼結合的隊伍。

九台區舉辦吉林省暨長春市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技之冬”集中示范活動

建立區、鄉(鎮)、村三級科普工作網格340個,設立科普員355名,實現全覆蓋,打通科普服務最后一公裡,舉辦業務培訓班18期,打造一支專業化科普工作者隊伍,為科普工作開展提供人才支撐﹔同時建立9446人中級職稱以上人才庫。

此外,聘用省、市博士專家45人及中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3009人為科普專家智庫成員﹔組建“田秀才”“土專家”“科技達人”專家博士為主的1000余人的科普志願者隊伍。

強化陣地建設 確保服務精准到位

科普服務陣地在擴充,科普服務能力在提升。九台區建成區科技館、少年宮科普館、伯宇種養加現代循環農業、梅林禾潤苗木花卉等省級科普基地,建成伯宇公司、清水村長春市專家工作站2個,17個鄉鎮街建成科普工作站,建成科普活動室340個,實現村、社區和學校全覆蓋。村和社區建成科普文化長廊10個,組建農技協57個,實現17個鄉鎮街全覆蓋。

全國科普日期間在玉豐村開展“科普+X”活動

結合“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技之冬”等品牌科普活動,九台區因地制宜打造“科普+X”等特色科普活動模式,將送科技、送理論、送健康、送實踐、送知識、送文化、送快樂等多項內容融為一體,拓寬科普渠道,在主流媒體開設科普專欄。

創新科普宣傳模式,傳統科普與智慧科普相結合,既充分發揮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功能,做好線下科普,又注重加強科普e站建設,依托科普中國APP、“九台科普”官方快手和抖音號自媒平台傳播科普資源,開展“雲科普”,擴大科普宣傳覆蓋面,助力全民科學素質提升。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