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砥礪奮進的敦化丨走進紅色敦化 銘記光輝黨史

2021年07月19日18:13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這是一座僅擁有百余年歷史的城市,在漫長的歷史中,它顯得平凡無奇。

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這片大地上卻發生了許多波瀾壯闊的大事件。

那些紅色的故事,在這座紅色的城市裡,傳遞著紅色的精神。

這就是敦化。

播撒革命火種

早在20世紀初期,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之一的林伯渠就來到敦化宣傳進步思想。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黨的火種就迅速撒播到了這片大地上。1921年11月,上海早期的共產主義團體派代表來到吉林、延邊、敦化等地,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

1927年春,敦化縣一些有識之士共同推舉商務會長萬茂森為校董事會董事長,籌辦建立了敦化縣私立敖東中學,並邀請省教育界名士張成之任敖東中學校長。1927年5月31日,學校正式開學,第一期學生40名,修業期為四年。1928年3月,招收第二期學生。

敖東中學的學生在學校教師的進步思想影響下,熱愛祖國,追求進步。參加學生聯合會進行請願,反對日本修筑吉會鐵路﹔揭穿傾銷日貨圖謀,發動抵制日貨行動﹔排演話劇《芙蓉花淚》,宣傳愛國自強……這時期的敖東中學已經成為敦化傳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基地。

從1927年建校到1932年停辦,敖東中學存在雖然隻有短短的五年時間,但從始至終都是在當時進步思想影響下發展的,是吉林省最先覺醒的團體之一。從這裡走出了許多愛國志士,如著名抗日將領陳翰章等。

陳翰章烈士陵園

革命烈火熊熊燃起

1930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派中共黨員王耿到東滿,恢復發展曾被破壞的地方黨組織,並於2月成立中共東滿特支。

1930年10月,中共東滿特委成立,敦化、額穆兩縣隸屬東滿特委管轄。

1930年12月,中共敦化縣委成立,共有60余名黨員,這是在敦化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敦化縣委的建立,為建立黨領導下的抗日游擊隊和開辟抗日游擊根據地,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和組織基礎。

敦化地區是東北抗日聯軍的重要活動地之一。在黨的領導下,魏拯民、陳翰章等將軍率領抗聯隊伍在這裡戰斗,給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沉重打擊。

1935年,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一軍、第二軍、第五軍的部分隊伍在敦化境內進行抗日戰斗。其中東北反日聯合軍第五軍西部派遣隊先后進行黑石屯、崗子、青溝子等著名戰斗。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第一師在哈爾巴嶺進行了顛覆第202次國際列車戰斗。1939年9月24日,東北抗日聯軍第1路軍第3方面軍指揮陳翰章在寒蔥嶺設伏打擊日軍。

媒體行成員參觀寒蔥嶺紅色教育基地

 解放戰爭再立新功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投降,東北解放。黨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和部隊來東北開辟新解放區。

1945年11月10日,成立了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員會。1946年1月23日,成立中共吉遼省委,下轄吉林、吉東、通化和遼北4個分省委。1946年3月,吉東分省委決定成立中共敦化中心縣委,恢復額穆縣建。敦化中心縣委下轄敦化、蛟河、安圖和額穆4個縣。中心縣委機關駐在敦化。

1947年2月,根據中共吉林省委的決定,將敦化中心縣委改為吉東地委,其轄區及駐地均不變﹔1947年4月,中共吉林省委決定,吉東地委改為吉敦地委,其轄區及駐地均不變。1947年9月,中共吉林省委決定,撤延邊、吉敦兩地委,成立吉東地委。下轄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安圖、敦化、額穆、蛟河8個縣。地委機關仍駐敦化。

1948年4月,中共吉林省委決定,吉東地委從敦化遷延吉。敦化、蛟河兩縣歸省直屬﹔撤銷額穆縣建制,其轄區並入敦化縣。

從成立敦化中心縣委到吉東地委、從敦化遷往延吉,兩年來,吉敦地委(含中心縣委及吉東地委)帶領4個縣的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國而忘家”地投入到砍挖斗爭、土地改革運動、擴軍以及支援前線和秘密建黨等各項工作去,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有力地支援了全國解放戰爭,為建設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做出了重大貢獻。

永遠銘記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洒熱血的革命先輩,永遠保持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

如今,在這片大地上,敦化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把革命精神用在當今時代,不斷從革命信仰中汲取干事創業的力量,全力建設繁榮富裕、生態宜居、和諧幸福的區域中心城市。

(責編:張舒、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