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普法小讲堂 | 在他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上签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吗?

2024年09月10日12:56 |
小字号

保证合同在借贷法律关系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担保形式,不少人会出于情谊而对他人的借款进行担保或在他人的借条上随意签名。那么在他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上签名是否就要承担保证责任呢?

案例

刘某因资金周转向王某借款,但王某要求刘某提供担保。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刘某找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小闫,但未说明需要小闫提供担保的情况。刘某和王某签订借款合同后,小闫在合同最后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注明了日期。眼看约定的还款时间已到,刘某一直未还款,王某找到刘某后发现他已无力偿债,遂找到小闫承担保证责任,要求其偿还刘某所欠借款。小闫表示他签字只是见证这二人的借款事实,并没有担保的意思,没有还钱的义务。

那么,小闫是否需要承担保证责任呢?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他人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借款合同上签名或者盖章,但是未表明其保证人身份或者承担保证责任,或者通过其他事实不能推定其为保证人,出借人请求其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普法讲堂

本案中,小闫在借款合同上的签名,虽作为事实存在,但其本身并不自动等同于担保行为的确认。关键在于,小闫虽在借款合同上签名,但并未表明其是保证人身份或者承担保证责任,通过其他事实亦不能推定其为保证人。因此,从法律层面讲,他无需为这笔债务承担保证责任。

一个签名关系到责任承担与否的问题,应当谨慎对待。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人情关系,不好意思让债务人和保证人把保证责任写清楚,以为签了字就算是保障了,但实际上这样是无法证明担保行为的,债务也就失去保障了。

同样,签名者应在签名时注明身份,签名前一定要看清是不是有类似愿意承担担保责任的文字表述,切不可随意在他人的借条上签名,否则就会给自己加上不明不白的担保责任。(程韵竹)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长春市宽城区培智学校:让特殊儿童的人生更精彩
   第4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教育部对2024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进行公示。长春共有2个集体、5名教师、1名校长入选。近日,人民网吉林频道走进各校园,了解这里的“先进”故事。…
一台冰箱便宜超万元!吉林省家电以旧换新“一站式”服务优惠便捷
  人民网长春9月8日电 (记者马俊华)9月7日晚,2024年吉林“9·8消费节”正式启动,“政策+活动”的双轮驱动推动消费市场火热焕新。 今年4月26日,吉林省启动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形成吉林省家电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实施细则、操作流程和宣传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入家电以旧换新实操阶段。…
吉林人专属的“消费节”火热来袭!
  人民网长春9月7日电 (记者李成伟、马俊华、王海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的决策部署,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企协同、上下联动,谋划实施系列化、特色化、多元化消费促进活动,充分释放“吃、住、行、游、娱、购”多样化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商、旅、文、体、健”多领域融合消费,推动形成波浪式消费热潮,7日晚,由吉林省政府主办,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体育局承办的2024年吉林“9·8消费节”启动仪式在长春欧亚新生活举行,标志着历时54天的全省性大型消费促进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2024年吉林“9·8消费节”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