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全力推行“林长制” 激发林业新活力

2021年以来,长春市全力推行林长制,激发林业新活力,以“林”为主体,在“护绿、增绿、用绿、活绿”上做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生态效益“高素质”的融合发展之路,为加快长春市生态强市和“双碳示范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提供绿色保障。
上下联动,左右协同 打通林业管理“血脉”
自长春市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市级领导分片包保,23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同发力,3551名林长分工尽责,8805名巡护员全时履职,1345名“一林一警”协助监管,“7+X”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全市共设立林长制信息公示牌2153块,强化林长制政策宣传。纵观整体,制约林业发展的堵点全面打通,“三保、三增、两防、一促进”的保护发展目标正逐步由林业部门的“独角戏”变成多部门参与的“大合唱”。
内外兼修,城乡共建 拓宽林业发展版图
围绕“护绿、增绿、用绿、活绿”,长春市“林长制”持续发力。在“护绿”方面,森林防火重之又重,森林督查严之又严,松材线虫防控实之又实,实现了42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森林督查基本整改完毕,松材线虫有效防控的成果,绿色本底不断夯实。
在增绿方面,围绕生态强市建设,超额完成50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绿美村屯522个,打造市级绿美示范村屯20个,改善提升绿美示范村屯50个,建设提升乡村公园10个。加快了香湾、君兰、同心湖、咏春、百草等公园建设进程,提升改造街路42条、绿地40宗,精细化管理养护街路1166条、绿地669宗,建设提升绿道70公里。
在用绿方面,围绕“双碳示范城”建设,引导培育“林长+绿色生产方式”“林长+绿色产业”发展新模式,樟子松嫁接红松、大果榛子、蓝莓果等林业产业走上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的发展新路,神鹿峰、庙香山、慢山里等一批森林康养基地相继建成,林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全面提升,全年林业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0亿元。
在活绿方面,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相结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林长制的综合效应、外溢效应充分释放。纵观整体,林业监管的网越织越密,林农林企的腰包越来越鼓,长春市民的家门口越来越美,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要素融入到林业的发展版图中。
全面推行,不断完善 “绿宝盆”变“聚宝盆”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制度创新未有穷期。长春市全面推行林长制,解决了林草资源保护的内生动力问题、长远发展问题、统筹协调问题,把家门口的“绿宝盆”变成了现实中的“聚宝盆”。
未来,长春市将不断完善林长制体系建设,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全力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推动长春市生态强市和“双碳示范城”建设工作行稳致远。(郭毛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