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沉”下去 民心“暖”起来
——长春市发改委着眼“平战结合” 助力社区基层治理

按照“基层建设年”相关工作部署,着眼“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结合“平时共建、战时冲锋”原则,长春市发改委下沉至林园街道万盛社区包保。工作中,他们坚持把居民小区作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动服务基层工作向居民小区延伸,促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幸福小区”创建工作“双推进”。
长春市发改委主任薛春龙下沉街道参加疫情工作会议
夯实责任意识,形成合力。长春市发改委高度重视包保工作,领导班子身体力行,于9月1日率领班子成员第一时间与林园街道完成首轮对接。9月2日直接深入社区,采取主要负责人牵头、班子成员带队、机关党支部分片包保、党员干部直冲一线的方式,对全街7个小区130栋楼深入开展包保工作。在万盛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小区,联络社区网格长、楼栋长,先后完成2个小区、30栋楼、2675户信息对接。党组书记代表市发改委,多次走进林园街道,与街道书记、社区书记深入研讨万盛社区创建“我为群众办实事”“幸福小区”同步建设推进方案,从小区环境提升到文体设施完善,从抓实物业管理到实现居民所需所盼,市发改委、林园街道、万盛社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共谋社区建设,共争居民福利。着力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百米”,确保服务上水平、居民得实惠。
市发改委工作人员深入包保小区
强化党建引领,精准发力。对标《关于建立完善“平战结合”四级包保组织体系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发改委第一时间组织包保干部“进社区,入小区,走楼栋,访门户”。落实包保干部听从号令,深入小区,帮助小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制定包保方案,力求全面掌握小区人员底数;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建立居民需求台账;形成党员干部“急难愁盼”事项清单,压实责任,推动机关下派党员干部主动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发挥作用,提升小区邻里党支部建设质量。
小区单元门更换前后对比图
落实实事项目,尽心竭力。实施暖心工程。针对万盛理想国高迪花园小区楼宇防盗门年久破损问题,市发改委主要负责人9月27日现场踏查,并协调各方资源,着力解决回迁小区12栋楼36个单元门破损更换问题,并责成专人负责对接,每日跟进施工进度。10月10日对接部门完成防盗门量尺工作,10月14日完成防盗门定做合同签订,1个月内按成了36个单元门更换问题。实施健身工程。下沉党员干部在参与包保万盛社区高迪小区基层治理工作中,得知居民对健身路径的需求较大后,立即沟通协调市体育局实地踏查,结合居民年龄结构、场地等因素,为小区订购并安装了2套共24件健身路径,让居民享受“家门口”的健身体验。实干能成事,实干最动人。包保单位用实际行动为居民办实事,将资源力量下沉到小区、将服务重点倾斜到小区,倡导全民健康、健康中国的理念,围绕建设施、送服务、解难题、暖民心等创建工作,助力基层治理。实施道路工程。市发改委在参与包保工作过程中,面对道路不平整,老百姓出行不方便等问题,已联系相关部门在2023年开春准备实施动工,真正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米。支援抗疫物资。疫情来临之际,包保单位支援防护服、N95口罩等防疫物资两万余元,为街道提供了坚实保障,助力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完成。一排排崭新的防盗门竖立在破损不堪的旧防盗门前;一个个崭新的健身器材放置在小区的每个角落。
健身路径投入使用图
构建长效机制,增强动力。为推动小区建设全面推进、整体提升,市发改委结合包保社区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资源力量多渠道多方向向小区汇集,用五大行动“孵化”幸福小区,构建长效“滋养”机制。按照“全覆盖、无死角”要求,在居民小区中配备党员干部,落实干部包保服务小区行动,充分发挥“平战时期”后备军和主力军作用。推进城管、规划等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小区,组织包保干部力量深入社区,助力社区开展居民小区乱搭建、乱设摊、乱堆物、“野广告”等专项整治活动,实施小区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强居民小区净化美化。着力聚焦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力争安装健康路径,对接市体育局,完善小区软件、硬件设施构建,提升小区要素保障能力。大力助推“红心物业”建设行动,主动对接,积极沟通,引导物业良性发展,服务达标创优。结合部门职能,从就业创业服务、社保普惠、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等方面,助企惠民,全方位助力包保社区向优向好发展,推动形成全区居民小区建设水平整体提升新格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