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吉林梨树:“四步棋”构筑防汛屏障

2022年08月02日17:06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6月1日至7月30日入汛以来,梨树县共出现8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累计降雨量558.4毫米,较历史同期230.3毫米多328.1毫米,偏多142%。

面对汛情灾情考验,梨树县上下坚持早字当头,实字托底,严字护航,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下好“四步棋”、明确“四注重”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减少灾害损失。

抓好制度“监管棋”,注重“细节”

6月27日中午,梨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通知——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只有这样,才能赢得防汛的主动权,赢得最终的胜利。

入汛以来,梨树县坚持早字当头,早部署、早安排、早行动。先后召开专题防汛会议5次,针对入汛以来强降雨过程召开会商研判会议8次,启动两次Ⅳ级应急响应,共下发各类文件(《梨树县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方案》梨树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全县各类防汛责任人的通知)等文件33份,调度令15份。同时,坚持动态化部署,完善防汛减灾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制度体制,建立责任清单,注重细节监管。全县共落实包保责任人141人,其中县级13人、乡镇级65人、技术责任人30人;信息联络员41人,东辽河、兴开河等巡堤查险责任人33人、巡堤查险队伍12支970人。抢险救援队伍26支共计13200人,其中,消防队伍30人、县武装部1080人、24个乡镇街道24支救援队伍共计12080人。确保防汛责任落实到镇、到村、到组、到点、到户、到人。

抓好备汛“先行棋”,注重“广全”

7月中旬,梨树县降雨量持续走高,面临外洪内涝的双重压力。

梨树县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查漏、列单、建册、开方”,切实把做好农田排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县领导带领包保干部第一时间下沉到包保乡镇,与各村一道形成工作链条;各乡镇班子成员和站所成员包村、包地块;各部门与当地群众也都积极行动起来,采取超常规措施,打通排水堵点,消除内涝痛点,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进行“无死角”摸排,全力以赴筑牢防汛排涝安全屏障。

“这个地段属于低洼地段,必须马上进行排水,同时各村要让抽水泵和钩机做好准备,一旦降雨持续要第一时间进行其他地段的抢排!”在梨树县喇嘛甸镇农田排涝现场,大小水泵正开足马力加紧排走低洼地段农田里和马路周边的积水。喇嘛甸镇党委书记高艳梅表示,在第一场降雨过后,部分低洼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积水,目前,全镇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带队抢排,竭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我们组建了防汛抗洪抢险队伍26支、13200人。同时,储备了1艘救生艇、5艘橡皮艇、330台农田排涝泵、500立方米木桩、52万条编织袋、1500根钢管、4万平无纺布、42吨铁线、1000米防水电缆、碎石600立方米、块石1350立方米等防汛物资,不管是救援的人还是物资,都要确保必要时拉得出,用得上。”梨树县应急管理局局长张伟表示,应急管理局根据指数要求以及使用情况,对防汛物资进行了动态调配,保障应急物资、强化实战演练,确保险情发生时平稳度汛。

据了解,除人员、物资等内容,为做好广覆盖、全包括的备汛工作,梨树县还通过“部门联动”抢抓防汛“先行棋”,利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数据平台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由气象、水利等部门预报监测数据,气象根据雨情、云图及时通过微信工作群向各乡镇(街道)和防指成员单位及时发布各类安全风险提示;水利密切监测水利工程水位变化,对超汛限运行的水库和超警河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为防汛应急处置工作争取宝贵时间。

抓好排涝“关键棋”,注重“高效”

“坚决完成任务,坚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决口不封,我们不退,雨停人不停!”7月29日,受上游强降雨影响,梨树县榆树台镇闫家村南侧大截沟出现部分决口,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榆树台镇广大干部迅速对决口点发起总攻,填装沙袋、搬运物资、疏通沟渠……历经6个多小时的努力抢修,决口封堵完成。

7月30日,持续两天的强降雨让本就有“九河下梢”之称的刘家馆子镇紧张的“防汛弦”绷得更紧了。“170名包村干部马上分解到各村积水地块,帮老百姓进行排水作业!”对讲机里传出最新防汛指示后,刘家馆子镇全体干部立即整装备战,驻守防汛最前沿。梨树县刘家馆子镇位于梨树县西北部,镇内东辽河和新开河流经全域,地势低洼,自28日降雨,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了90毫米,在农田本就已经过度饱和的状态下为了排除农田积水,刘家馆子镇内六个强排站开始了全天无休的全负荷作业状态。

与时间赛跑,与汛情抗争。面对持续强降雨对农田带来的影响,梨树县严格采取“抽、疏、引、修、补”的五项措施,坚持防汛救灾和生产自救两手抓、两手硬,高效保农田。“抽”——积极排水,“能保尽保”对暂不利机械作业的地块积极组织水泵进行抽水,积极推进水离田,保农田。“疏”——疏通沟渠,“垄间无水”对田间的积水发动组织干部群众进行沟渠清淤,疏导水流进入沟渠。“引”——因地制宜,对巡查排查发现的沟渠堵点因地制宜,出动各类机械进行作业,将积水顺畅引入支沟和河流。引积水进入河道和支流。“修”——及时修复,平整沟渠对积水已全部排出的农田地块边沟进行及时修复,在确保排水功能的基础上,结合“三沟”整治,进行“容貌”复原。“补”——适宜地块,科学补种对涝区适宜地块秧苗进行及时清理及时补种,补种白菜等经济作物。截至目前,梨树县已累计排涝29.3万亩,累计排查沟渠总长5517公里。

抓好宣传“配合棋”,注重“引导”

“气象局说明天还会有强降雨,现在地已经饱和了,我们提前去把沟渠再收拾收拾,可不能再积水!”动动手指接受“预警信息”,实时查看全县雨情动态,这是汛期梨树百姓了解水情、雨情的“重要渠道”。

自入汛以来,梨树县委宣传部统筹县融媒体中心多渠道宣传与普及农业防灾减灾和防汛知识,发布预警信息,通过新途径提高农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密切关注水情、雨情、旱情和天气变化,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抖音等媒介,发挥监测预警系统的作用,及时向村(社区)和农民群众发送预警信息,发布抗灾救灾技术措施,指导群众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大力宣传县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工作的积极行动。以及县、乡镇党委、政府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应急值守、全力转移避险、加大物资保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措施。目前,共发布新闻、科普等内容 150余期,发布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作品38条。

同时,组织县网信中心 24 小时实时监测汛期舆情动态,及时收集群众声音,扎实做好网上汛期科普宣传、网络舆情应急值守、网络生态治理等各项工作,坚决当好网上政治“护城河”。线下严格执行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及时传达上级决策部署和有关要求。线上实行“ 7×24 小时”值班监看,突出重点,对涉防汛相关内容,第一时间分析研判、整理上报、应对处置。(李金欣)

(责编:王帝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