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让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吉林大学与科技企业成果供需对接会在长春新区举办

2022年08月02日10:17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搭建供需对接“双向”桥梁,激发创新激情活力。7月27日,吉林大学与科技企业成果供需对接会在长春新区成功举办,此次对接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吉林大学的专家教授和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60余人参加线下会议,省内100余家企业代表在线观看了会议,大家齐聚一堂,分享经验、展示成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促进先进技术成果高效孵化和产业化。

对接会上,现场发布了吉林大学科技成果200项,企业技术需求50项。吉林大学科研院和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分别介绍了核心业务;省科技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和长春市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所持基金情况;吉林大学精选出5项具有较强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了现场项目路演。路演厅内,与会企业代表认真聆听,仔细记录,对此次发布的成果项目做足“功课”,进一步确定对接意向和合作方向;路演厅外,各个成果项目展板以图文形式,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吸引了一批参会企业代表驻足观看,拍照交流。

会场内气氛热烈。在洽谈环节,多家企业代表及2家参会投资机构分别与路演的专家团队进行了洽谈,“项目对场地有没有具体要求?”“成果转化的市场前景如何?”对接会现场,企业代表与先进技术成果项目负责人面对面沟通,点对点交流,双方将项目成果转化与企业实际发展相结合,就项目合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分析。还有部分参会企业对本次会议制作的项目汇编里的科技成果比较感兴趣,联系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就“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智能微感知周界安防预警系统”等项目进行咨询。此次对接会引导企业与吉林大学开展对接,进一步破解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科技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难题,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促进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在长春新区落地转化。

集聚科技创新“辐射源”,跑出成果转化“加速度”。近年来,长春新区经济发展持续领先,创新要素加快汇聚,产业平台高位崛起,已成为投资兴业的机遇之城。截至目前,长春新区先后建成各类孵化载体54个,推广摆渡创新工场和北湖科技园中关村模式,擦亮“摆渡-渡向成功彼岸”等孵化品牌,推进孵化载体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构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模式,营造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同时,系统布局整合创新平台,打造一南一北两大创新高地。长春新区所辖长春高新区联合吉林大学,高标准建设“环吉大双创生态圈”,谋划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长春新区所辖北湖科技开发区加快建设北湖科学城,与省科技厅共同推动吉林省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共同谋划“中科院化学部院士进长春新区专场活动”,加快建设“长春科技创新馆”。

厚植沃土,筑梦未来。长春新区将进一步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无缝链接科技资源供需两端,提升科技创新氛围、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架起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桥梁,助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在长春新区这片科创热土生根发芽、孕育硕果,让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责编:姜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