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田》:东北秧歌审美风格新范式
舞蹈《姥姥的田》
《姥姥的田》:
东北秧歌审美风格新范式
陈耀辉
吉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在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选中,由吉林省文联、吉林省舞协推荐报送的东北秧歌舞蹈作品《姥姥的田》以97.79分名列第二,荣获本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奖。
《姥姥的田》由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舞协主席王小燕、长春人文学院音乐舞蹈戏剧学院舞蹈系主任张万励、青年编导王艺萌共同编导,由长春人文学院排演。该作品厚植于黑土文化,演绎了人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着重强调了生命间的沟通与感悟,运用东北地域文化成功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是继2020年舞剧《红旗》问鼎“荷花奖”之后,吉林省舞蹈界获得的又一殊荣。
舞蹈《姥姥的田》
黑土地流淌出的生命诗意
东北秧歌最初源于古代人们插秧播种的农业劳动与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它的源起、流变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亘古以来,东北地区高天厚土,幅员辽阔,江河滋灌,沃野千里。春树如烟,夏花似火,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与天地相俯仰,与四时相休戚,歌其事,乐其成,舞蹈之于东北人民,可谓源远流长,传布极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祝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也因此蕴蓄了对土地崇拜、依恋与关怀的深厚感情。而这种对黑土地的缤纷情丝,也织就了东北秧歌特有的审美标准与文化内涵的灿烂华章。
东北秧歌作品《姥姥的田》着眼人与自然的宏大主题,打破了以往东北秧歌常见的戏谑调笑、诙谐情趣等民间旨趣为审美品格的局限,它以吉林地区独有的东北“袖头秧歌”为素材,缘事生情,望形取意,充分阐释了民间舞蹈重要的地域文化符号属性。运用现代手法,将源于冬天寒冷缩手而舞的袖头秧歌,进行了巧妙的加工创造,整部作品因此流转着新时代开拓性思维的光华。
“冻土地”是东北地区的特有现象,冬季漫长,大雪纷飞,环境的艰苦更磨炼了人的意志心性,也更充分地展现出东北人的坚韧、豪迈,以及对苍天大地那份独有的热忱。服装道具以红、绿、黄三色为主调,强调色彩的饱和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极符合东北秧歌明艳、热烈的特点。它不似江南水乡的水墨淡雅,不比中原腹地的雍容华贵,却有着专属于这片黑土地的热辣滚烫、大气奔放与执着勇敢,这是东北地域审美最贴切的表达。
东北秧歌的审美风韵往往体现在女性角色上,《姥姥的田》创新性地使用了道具“绢帽”,通过风格化动作与道具运用,跳脱了个人情绪的浅显,将舞蹈情绪升华成人与土地之间“耕耘—养育—反哺”的深厚情感以及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因此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之中,完成了对东北女性角色的典型形象塑造。
时光匆匆、四季往复,东北稻谷的拟人化形象,以其自然生命的周而复始,映衬出姥姥命运的起伏跌宕。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田地、禾苗,皆有灵性,作品以舞蹈的韵律、生命的节奏,构建了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意境空间,彰显出黑土地上流动的生命诗意之美。
劳动人民养育的舞蹈精灵
《姥姥的田》化繁就简,用质朴的肢体语言,将深藏于生活之下的真实提炼出来,又将真实的情感体验外化于动作神情,并以此感染观众,为舞蹈赋予灵魂和艺术张力。王小燕是公认的“用眼睛跳舞”的舞蹈家,“姥姥”同样目光如水、顾盼传神,将最火热的生活,最真实的情感,通过潋滟的眼波带给观众心灵的震颤。
王小燕将她对时代的解读、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思索,汇聚成大美波澜,灌注于作品之中,撞击灵魂,诉说心声,用艺术展示生活,传递正大的爱意。她的艺术生命,与这片黑土地的文化场域紧密相连。她的艺术追求,来自于养育了她的这片黑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她的舞蹈语汇是对这片文化土壤的模仿、再现、体味和领悟。她是白山黑水孕育出的舞蹈精灵。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与劳动场景,被她注入了艺术的审美与文化的意义,使其所焕发出来的真、善、美的精神力量,远远超越了艺术表达本身的魅力。
多年来,王小燕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2018年被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称号。她用双脚去丈量吉林这片热土,用双眼去捕捉生活中迸发出的艺术花火,用心灵去感受人民群众当下最质朴、最真切的情感,这是能够让她获得长久艺术生命的不竭源泉,她也由此真真正正地把握住了东北秧歌舞蹈艺术的精髓。
东北秧歌有着久远的文化渊源,是东北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以活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维系着它的传承发展。王小燕以文艺家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为吉林的舞蹈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才情与力量,矢志不渝地将东北秧歌播撒于白山松水之间。她的东北秧歌风格鲜明,地域性特色和文化内涵突出,具备独有的东北秧歌风格体系,对东北秧歌舞蹈品格的创新发展及艺术传承,贡献卓著。
民族民间舞创作的文化自觉
民族民间舞是不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舞蹈形式,起源于人民的日常劳动与生活,又因各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而在表演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差异性。无论其产生发展的溯源、艺术形象的创造、还是审美趋向的流变,都是中华民族不断提升文化自觉意识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必然留下鲜明的文化自觉印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深层支撑。在新时代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当今时代,人类比以往更加渴望挣脱过度物质化的束缚,从而去寻找生命的真谛和文化的本真。
《姥姥的田》用民族化的舞蹈语汇和地域化的肢体语言,用纯粹的文化符号实现对自然与生命的叩问。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着眼,表达了人类追求和谐发展的共同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现实诉求和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姥姥的田》把文化自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动力,作为坚守民族之根的精神支撑,在文化自觉中完成了文化的再创造,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民族民间舞的重要分支,东北秧歌是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等多元文化不断碰撞、相互融合的结果。东北秧歌中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也将东北人民质朴纯粹、敞亮豁达、敦厚宽广的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文化艺术的生产消费出现新的趋势,人民群众审美心态也有了新的转变,东北秧歌想要既保持本初的真我与纯美,又充盈新鲜的活力与生机,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才能展现更强大的生命力量。
东北秧歌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地域文化名片。它的传承发展承载着多元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人文价值,对于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想要发挥东北秧歌特有的文化价值和作用,关键就在于不断创作更加优秀的东北秧歌作品,让东北秧歌舞蹈艺术之根在吉林这片沃土上,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在东北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心理性格、人文积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东北秧歌被赋予了东北民间艺术生动而独特的审美风格。《姥姥的田》的重要意义,正在于唤醒了观众内心坚守精神家园、守护民族之魂的文化自觉与民族情感,赞美了东北地域民族的审美品格,确立东北秧歌审美风格的新范式。正因如此,对民族文化根源与底蕴的追寻与弘扬,对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的蕴蓄,也必将成为它自始至终所要担当的神圣使命。(来源:中国艺术报 陈耀辉)
【有删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