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长春市绿园区:强化党建引领 培树基层治理样本

2021年11月01日10:18 | 来源:吉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长春市绿园区:强化党建引领 培树基层治理样本

  10月27日,绿园区召开基层党建现场会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议。

  社区网格开展“三长”联席议事。

  晒亮点、展特色,比干劲、拼成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全区基层党建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出新成效,10月27日,长春市绿园区召开基层党建现场会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议。

  会前,绿园区委书记宋长者带队实地参观辖区6个基层单位党建示范点,逐一了解具体举措、工作实效,详细询问急需解决的问题,并嘱咐随行人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对标高位、加压奋进。

  记者也跟随踏查脚步,走进绿园区的各村、社区,在现场随处可见党员们忙碌的身影:有的穿梭大街小巷访民情解民忧,有的深入园区企业送政策建阵地,有的挥汗如雨奋战在服务一线……

  一幕幕场景,既是干群关系的风向标,也折射出绿园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落脚点。

  针对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绿园区通过党建引领,统筹凝聚各方力量,围着基层想、围着基层转、围着基层干,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向“协同善治”转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基层治理的资源多了、力量足了,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及时得到了解决,居民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年初以来,绿园区突出党建引领、治理为民,强化整体理念、系统思维,聚焦城乡基层治理“抓什么”“谁来抓”“如何抓”等现实问题,成立区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及5个专项工作组,制定《绿园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攻坚分工》,明确6个攻坚方向、63项重点任务、136项具体推进举措,实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盘棋”布局、“一体化”统筹、“一张网”保障“三个一”工作体系,践行强基层、活基层“双基层”,创新物业服务、改善民生服务“双服务”,做实网格治理“两双一网”实施路径,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幸福,是社会发展和人生奋斗孜孜以求的目标,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创新元素和价值取向。

  绿园区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上,坚持上下一心,办法新、举措实,织密“连心网”,画好“同心圆”,把长治久安、群众幸福作为基层治理工作新坐标,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善治绿园的实践路径。

  同心街道城市物业治理模式新——

  “合伙人”带来治理合力

  “54A区小树林地带原本是破旧荒废的区域,街道、社区联合物业公司投资40万元,打造成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可供居民休闲娱乐之处。今年6月,街道、社区联合物业公司,又在这里建长廊、凉亭、健身器材,小树林成为了党建的宣传阵地。”“大年三十我家水龙头爆裂,街道、社区联合物业公司迅速登门修理,水龙头修好了,物业人员却是满身水。”“以前,我们住的这个区域是弃管小区,现在可不是了,我们有物业管理,我们的物业为辖区居民服务尽心尽力,凡事都想在前、做在前”……发生在这里的点滴变化无不例证了绿园区同心街道党工委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物业治理新路径,成效显著。

  同心街道为提高党组织设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整合21家物业企业成立物业企业联合会党总支,指导各物业企业成立党组织、开展组织生活、进行党员教育,定期督促各党支部按期换届,积极探索“社区党组织+物业”“‘责任田’党支部+物业”等党建联建模式,使党组织触角延伸到“真空区”。为第一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各小区突发性事件,整合原有的应急抢修小队,成立由10名党员员工组成的“同心物业应急抢修分队”,为百姓提供24小时应急服务。2016年以来处理应急事件300余次,帮助5个弃管小区度过弃管期。

  通过强核心、树威信,物业治理从“对手”多向“帮手”多转变。初步形成了在街道党工委领导协调下,物业企业联合会党总支、社区党组织为两翼,各职能部门、物业企业、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物业治理格局,通过街道、社区党组织引领,有力破解了人才培养难、招工难、收费难“三难”问题,和兴物业管理范围由2个小区壮大为4个小区,收费率达97%,国红物业、城建物业分别由接管1个弃管小区发展为管理3个小区,饱受物业弃管带来不便的居民重新感受到日新月异的生活环境。

  林园街道“三治融合”成效实——

  互促互融提升治理效能

  绿园区林园街道立足地处城乡接合区域实际,整合村、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治理资源,开展组织联建、服务联抓、群众联管,推动辖区各类党组织基础互联、理念互补、人文认同,提升基层党建引领治理整体效应,从“你是你、我是我”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该街道积极发挥党组织统揽作用,实施联动式、协同式、精细式治理,统筹16家驻区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成立大党(工)委,组建9个区域型、行业型、领域型、功能型党建联盟,推动水电气热人员、民警常态下村社、入网格,打造深度联动的治理共同体。注重吸纳专业化、社会化力量协同治理,打造南航凯悦“红心物业”,实行“一领双加三乐动”工作模式,建设社区协同治理服务中心,引进培育14个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组建5个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助力疫情防控、扶危救困。以网格为载体推进精细治理,在所辖3个村、9个社区优化调整108个网格,通过机关下派、组织推荐、居民认领等方式选优配强2650名“三长”,实现问题发

  现在网格、化解在网格。

  林园街道为保障“三治融合”常态常效运行,围绕责任、阵地、队伍、载体4个治理要素夯实基础保障,围绕治理提质增效实行集体经济提升、“红管家”服务项目等“书记项目”12个,立足新建阵地将林园社区打造为党建精品示范社区,推动润民社区新址投入使用,推动万嘉社区阵地升级改造,开展村、社区“两委”干部专题培训,举全街之力为提升治理成效夯实基层基础。

  合心镇聚焦民生举措求实创新——

  为居民提供更优服务

  “不仅要打通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要补上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这是绿园区合心镇基层党员干部的心声。

  合心镇始终坚持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以党建为引领,从增加农民收入、安全生产、民事办理等方面入手,积极主动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谋大事。

  用“带富意识强、技术本领高”的致富带头人队伍,为周边群众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服务,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在哈达村、新农家村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充分发挥“非公党建联盟”作用,推动东安等各村与希尔工业、万通技校等单位合作,省去中间环节,直接从农民手里购买叶类菜和各类农产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在全镇推广网格化管理,将全镇划分成45个网格,每个网格由1名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若干名网格员负责,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安全生产学习培训、消防演练等活动。

  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满足群众微心愿”实践活动,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累计为群众办实事1857件、实现群众微心愿285件,化解矛盾纠纷860余次。组织党群文娱活动12场次,科普讲座4次,集中观影2次,极大地丰富党员群众业余生活,增进了党群、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也不断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整体水平。

  正阳街道丰和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根基夯实——

  筑牢堡垒带来大变化

  “出门防护措施不能掉以轻心。”“近段时间温差较大,要做好自己和家人感冒发烧的预防”……一句句关心的话语,正通过党员的主动问候,送到了小区居民的心中。

  “小区党支部想得真周到,今天来‘十有’服务超市,办完事还收到了这份温暖问候。”小区居民刘红说。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自身的组织力和引领力?绿园区正阳街道丰和社区党委积极作答——

  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社区党委多方动员,盘活有限的阵地资源,进一步增强阵地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设立自治议事厅,落实居民自治理念,调动居民“大家事大家办”的自治热情。搭建以助老服务、就业民生、化解纠纷等为主题的“十有”服务超市,从而实现老有所依、业有所就、住有所居等“十有”目标,切实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

  加强开放式社区阵地建设。不断推动社区阵地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在丰和西郡小区打造党群服务站,方便党员群众就近开展活动。依托社区红色长廊、小区文化广场、楼栋等阵地广泛宣传党的建设、法治社会、垃圾分类等相关政策,将基层治理内涵润物细无声地嵌入到群众生活中,促进邻里和谐,为辖区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加强指尖上移动阵地建设。社区与新媒体公司合作,开辟“网红直播间”;通过“丰和党群直通车”平台,及时发布官方信息,有效延伸和拓展社区与居民间的互动交流。挖掘社区达人,组建专业“帮帮团”,形成互助风尚。以“丰和”为主题、发起拍摄丰和美景、传承丰和文化、讲述丰和故事的活动,通过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手段展示丰和形象。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任务繁重,长春市绿园区基层治理的工作探索实践启示我们,充分释放基层党建的引领力,因地制宜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就能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破解治理难题、更好服务群众,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