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要加强个人品德建设

个人品德是青年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集中体现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建设,最终都是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建设上来。新时代,青年在社会生活中要修奉献之德、进取之德、自律之德、清廉之德。
奉献之德不仅要求青年要做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而且要做到在工作岗位上或者组织里不怕吃苦、甘于奉献,以服务为荣、以奉献为乐。奉献之德是一种大爱之德,一种不计回报的付出,一种无私的品质,社会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奉献而进步。纵观历史,成功的人生往往都是因其青年时代的吃苦与奉献经历,由此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青年要珍惜大好时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可见,青年修奉献之德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奉献为乐,以服务为荣。
进取之德要求青年应做到自立自强、积极进取、求上进、不畏艰难、勇于面对挫折和考验。新时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而青年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否自立自强、脚踏实地对于自身成长很重要。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历经困苦,但是只有在成长过程中经受住这些困难和考验,才能取得成功。所以青年要永葆进取之心,坚持不懈的努力。
自律之德要求青年在自己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做到慎独,懂得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能够自己约束自己而不是依靠外在条文法规的约束。青年学会自律,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大有裨益,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活跃的群体,其一言一行都是社会风貌的现实性反映。因此,青年更应在实践中自觉主动的修养德行。当前社会充满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许多不文明、不和谐的行为和现象。因此,青年要修自律之德,要学会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慎独、慎言、慎行,用青春活力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清廉之德要求青年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当前青年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实的社会里,享受着丰富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但其如同温室花朵一般,美好而易挫。对此,国家呼吁新时代的青年,实践出真知,教导青年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用实践行动证明和成就自己的价值。修清廉之德,青年要勇于吃苦、勤奋学习、艰苦奋斗,要养成脚踏实地、不投机倒把、公平正义的优良品质。(周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