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平安才精彩——“白山松水安全行”活动纪事

2021年08月31日09:42 | 来源:吉林日报
小字号

眼观水情雨情,心系汛期安全。日前,由省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的“白山松水安全行”采访团走进吉林市丰满区、永吉县和延边州安图县,亲眼见证我省为防汛所做的充分准备。

进入7月,我省降水增多,其中又以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最为集中,俗称“七下八上”。进入主汛期,防汛任务繁重,为确保汛期安全,各地均进行有益尝试,形成切实可行的防汛模式。

织密“战斗单元”网

在吉林市丰满区旺起镇漂尔村,每10户左右的村民组成一组。组长刘岩说,他负责的10多户村民都相邻,出现汛情,可以很快挨家跑一遍,针对重点人群采取专人看护、专车接送、医院安置的办法,原来要用1个多小时进行转移,现在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去年“三台(风)叠加”期间,村里成功转移了一位93岁的老人。通过这种机制,全镇共划分了391个组,去年转移3次,共转移5000多人。

旺起镇的十户联保是就地就近的10多户村民划分为一组,并明确一名党员或村民代表作为组长,负责组织群众安全撤离。旺起镇镇长姜鑫说,通过半年来的不断夯实和完善,在旺起镇最小战斗单元中实现了职责清、情况明,有专人负责、专人组织,遇到水电、通讯中断等突发事件时,做到群众心不慌、现场不混乱、重点人员有人管,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保障。

作为安全生产宣传活动,“白山松水安全行”本期主题为防汛工作。省防办主任胥铭兴说,他们建立了应急联动、联合会商、信息报道和专家指导等工作运行机制,实现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和机制化运行。工作中采取电话调度、视频会商等方式,切实加强应急、气象、水利及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会商研判工作,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一旦出现重大汛情,将第一时间按照各项机制迅速作出反应,积极应对,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从起点守护家园

在吉林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要河道监测数据和实时状况一屏呈现。智慧防汛网建设和应用,已经让防汛工作告别靠一台电话防汛的历史。

“工作宁可重合,也不能落空。”吉林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指导处处长张丽霞说,他们充分发挥市防办的牵头抓总作用,与各成员单位联动,各部门职责明晰。成立了抢险救援、综合协调、材料文件、信息收集等15个组,通过各组与各成员单位间实现内外对接,在应对洪水过程中,依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时不打乱仗,提高效率。

全市233个村屯全部进行了演练,目前对水库、河流沿岸等地区深入开展演练。

永吉县组织全兵种联动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相联动的能力,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进行应急处置,快速出动。

通过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及机制化等“五化”引领工作方式,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永吉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季伟说,全力做好物资储备,保证在汛情发生时,物资能够满足需求。

跟自己说“不”

布尔哈通河的三条支流集中汇入安图县石门镇。针对布尔哈通河的实际情况,加大水利设施维修力度,做好防灾减灾各方面工作,跟自己说“不”,始终对工作不放松,是不断提高防汛工作质量的动力。

“从历史经验看,石门镇是一个卡口,安图县所有的水都流到石门镇来,在此汇聚,再往下游去。”石门镇副镇长方明日说,石门镇以分组管理的形式,为每个村分组,每个组以10户为一个单位进行应急管理。每10户有一个组长,一旦出现洪涝灾害,第一时间会向村部发通知,向村民反馈,同时各村组长通过点名的办法,确保各组的10户人员都能“绑”在一起,重点人员重点看管,老年人及不方便走动的人员,都会有专人看管,只要有应急事件发生,相关人员会第一时间到他们家里进行疏散。

安图县城唯一水源地安图水库,水情大的时候担负着错峰任务,目前处于汛限水位。全县9个乡镇、3个街道全部成立应急管理点,按照网格化管理,每个乡镇、街道全部有专职的应急管理人员,解决防汛“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安图县应急管理局局长金日说,今年全县逐级排查隐患点,并全部清除,通过形成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及十户联保工作机制,确保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延边州超前谋划,全面夯实基层防汛工作。州防办副主任石磊说,在全州全部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2+3x模式,配备了应急人员572人,94个乡镇(街道)1051个行政村和265个社区配备网格人员5000余人,应急救援保障人员1.9万余人。州、县、乡组织开展防灾救灾技能培训累计1.4万多人,有效筑牢了基层防线,通过发挥网格的每一条线作用,力保汛期人员生命安全。(记者 曾庆伟)

(责编:李洋、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