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变视频,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萤火虫”云端送书有奇招

在这个不寻常的暑期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萤火虫”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用“云实践”的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创新形式,将图书制作成视频,把新文化通过网络送到社会实践地,贵州省沿河县的孩子们手中。
从7月底开始截至8月26日,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在王春兰、庞馥珊、王丽霞三位教师的指导下,把《乔纳斯与海》《这里是中国2》等书籍,通过讲述和资料展示形式,精心制成三段近100分钟的主题视频,赠与一对一帮扶的思渠镇杨楠完全小学校,让那里的孩子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视频了解更多有关家乡的红色故事,了解保护绿水青山的不易,了解祖国百年的伟大成果。
红色故事动了起来
“动起来的红色故事”将志愿服务队师生与贵州杨楠完小孩子们共同带进峥嵘的岁月,聆听历史的回音,感受胜利的艰辛,体味幸福的不易,感恩先烈并珍惜当下。
“有音像的红色故事,更加容易让孩子接受”,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苏州经贸“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产生出了这个想法,他们说做就做,全体队员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查找,寻找到有关贵州地区的红色革命故事40余个,从中精选出8个制作成故事讲解视频,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给杨楠完小的学生们,让孩子感受来自贵州、走过贵州的革命先烈们的豪情壮志,在学习故事中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基因。
“回望那段峥嵘岁月,既是追寻英雄精神,也是寻找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我们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记中华民族复兴使命、勇担祖国强盛之重任!” 队员李小龙在革命故事资料搜集与录制视频时这样感叹。
绿水青山的坚持灵动了起来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苏州经贸“萤火虫”志愿服务队购买了50本《乔纳斯与海》绘本,赠予杨楠完小的孩子们。
为让杨楠完小的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儿童绘本,“萤火虫”队员们将绘本制作成视频,用孩子们容易理解的方式,带领孩子们一同阅读,共同体会梦想的力量,坚定绿水青山的执着。
从7月底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便开始筹备,经过大半个月的拍摄、组合、剪辑与完善下,《乔纳斯与海》的领读视频于8月24日完成。领读人李瑞丽在组织大家阅读、拍摄的过程中,深深地被乔纳斯的生命历程所感动,她谈到“该书中的故事发人深省,日后要找寻更多好书分享给杨楠完小的孩子们,并逐渐丰富各种阅读形式,让阅读变得简单、轻松,让书香传播得更远。”
“我爱中国”立体了起来
“要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体悟96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和壮丽”,“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决定把全视野中国地理科普著作《这里是中国》带给孩子们。
队员们筹集资金为沿河县思渠镇杨楠完全小学校、思渠镇中心完全小学校、中界镇中心完全小学校、土地坳镇竹根坝村完全小学校等四所学校各购赠两套《这里是中国》(包括1和2),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该套书籍的阅读,赏析和体悟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及百年建设之美。
为了更好地展现该书的魅力并吸引孩子们对科技知识的兴趣,“萤火虫”队员们选择部分内容制作视频,把纸质内容转化为立体生动的视频内容,呈现给沿河县的孩子们。
该主题的主要负责人王金杨在视频内容的准备与拍摄过程中深有感触:“虽然疫情未能到达实地,但我们从未停止过脚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视频讲解,能够让沿河大山里的孩子们更多了解新中国的建设,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并且在今后能够生根发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志愿服务精神感染的身边人
“萤火虫”队员们践行志愿精神的举动,得到了身边人的认可,感染了一批非“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学生们参与其中。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赵颢壹、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王珞瑶、苏州昆山杜克大学陈笑远,以及一位西交利物浦大学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分别承捐了书籍并主动参与了视频的制作。
线上云实践的形式使每位“萤火虫”志愿服务队的成员都有了全新的经历与体验,在为杨楠完小的孩子们提供学习帮助与支持的同时也与他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通过视频制作,队员们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技能,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境界,他们希望以后能够在书香传递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读好书,讲好故事,让更多的少年加入到好好读书报效祖国的队伍中来。(王春兰 庞馥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