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事业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也是人才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在国际竞争和地区经济中掌握主动权的需要。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意识,着力在政策机制上要放活,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要在人才管理权限上松绑。人才的管理权限,首先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但是这不是说地方党委要把揽人才的统领权和调动权。高校党委、企业党组织、科研机构党组织等,都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也要根据人才管理权限加强对本领域、本系统人才的管理,切实担负起管好用好人才的职责。积极向用人主体松绑,让各类用人主体拥有更多的选人用人自主权,在编制调度、经费拨付、人才职位等方面,都要充分尊重用人主体的意见建议,切实为人才“加椅子”“留位子”。
要在人才评价标准上突破。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人才,应当有一个具体的、可量化的标准。党和人民的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要努力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就是人才。在人才评价标准上,要着力形成体系,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要坚决杜绝过去那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的人才评价标准,让人才论文写在大地上,切实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台子”“架梯子”。
要在人才经费管理上激励。要紧抓高校这个主战场,鼓励和支持高校人才创新创业,健全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管理要适当放宽,根据实际情况,从有利于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角度出发,只要所在单位同意,原则上应该可以在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获得报酬,让科技知识转化为科技收入,充分激励各类人才参与创新创业,激活市场经济中创新创业的引擎,努力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推动人才经费科学管理、逐年增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区域竞争事实上就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人才驱动。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眼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聚力破除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的难题,聚力破除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使用难的难题,夯实人才发展的良好基础,努力推动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创新型人才推动持续构建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吴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