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观地方】创新传承乡土文化 弘扬中华文明

2021年05月06日11:14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我国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积淀了璀璨的历史文明,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文化振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动力,乡土文化创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指南与振兴根本。

  乡村文化具有营造乡风文明的重要作用,所以应大力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的各种形态。把优秀的乡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可以让新型农民的追求得以表达,还能使其遵循客观规律、体现时代性、具有创造性。此外,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应根据农村在新时代的精神寻求来进行。但在传承乡村文化的过程中,易出现农民群众文化信仰上的迷茫,不知道什么是主流意识形态并加以继承,进而难以形成符合乡村的道德伦理规范。所以,乡村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并存关系是关乎乡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乡土文化继承发展,还可以对城市文化、西方文化中的养分进行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文化元素,这对于乡土文化的传承创新具有莫大的意义。

  坚持乡土文化认同感。要想传承创新优秀的乡土文化,首先必须培养当地村民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乡土文化不是无根之花,其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具体性等各种特性,是生长在农村土壤中的盛开花朵。乡土文化不仅是乡土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培育农民价值认同感是乡土文化的历史宗旨,其是乡村社会多元文化融合的反应,彰显乡土文化创新与传承的过程。坚持乡土文化认同感需要同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作斗争,在坚持高度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传承、创新自己的本土文化。

  树立文化主体的主人翁意识。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经历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广大农民应树立文化主体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入继承、发扬本土文化的过程中,优秀的本土文化是乡村发展的本源。村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群体,也是践行主体。乡村振兴在丰富村民物质基础的同时,需要村民践行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精神主体。只有当农民群众自发地发展、继承自己的本土文化,本土文化继承创新才有落脚点,继而反作用于乡村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方向更快发展,推动乡村成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体。

  培养继承乡土文化时代青年。乡土是乡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化的发展创新离不开乡村的建设。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村的传统手艺如版画、剪纸相声、戏曲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受群众喜爱,他们成为乡土文化中最活跃的因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应以乡村振兴为契机,通过乡情联谊会等形式宣传发展的美好愿景,积极号召在外乡贤回乡创业。这样不但能使乡村越来越活跃,还能吸引外面的人才进入本乡创业,推动经济发展。乡村也应给年轻人足够的平台,积极选拔乡贤充实村级组织,从村里各行各业的带头人中选拔人才,保护各类现有的民间艺人,充实村级班子,提升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共同推进乡村发展。(来源:金羊网 白浅)

(责编:李思玥、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