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观地方】贯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

2021年04月27日13:29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技能人才是大国制造的基石,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然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依然存在教育培养滞后、职业发展受限、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依然一定程度影响人们从事技能职业的积极性,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有利于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真正使技能成为受尊重、有吸引力、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技术变革的持续演进,正在推动企业生产组织和工作方式的变化,这一趋势将逐步消弭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之间的鸿沟,造就新一代技术技能人才队伍。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生产作业方式,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技师和现场工程师产生融合,这种变革需要技师能够理解和掌握工程人员的技术要求,工程师能够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的技能要求,这还使得生产和服务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包括技师和工程师在内的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服务技能,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打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才能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也增强了技术技能人才融合的趋势,一方面,职业教育规模持续增长,技能人才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伴随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大量技能劳动者尤其是高技能人才通过自学和培训,具备参与专业技术领域工作的可能,或者直接进入技术性工作岗位。

促进各类人才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举措。做好技术与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贯通,一是坚持双向融合。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为工作重点,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同时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符合职业技能评价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可按有关规定申请参加相应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评价。并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二是融合评价机制,创新评价方式。进一步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强化业绩贡献,淡化论文要求,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突出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注重评价执行操作规程、参与技术改造革新、工艺改进、传技带徒等方面的能力和贡献,综合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竞赛选拔等多种方式评价高技能人才。对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作出突出贡献,并长期坚守在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工作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三是完善人才使用机制,营造融合发展环境。探索建立企业内部技能岗位等级与管理、技术岗位序列相互比照,专业技术岗位、经营管理岗位、技能岗位互相衔接机制,探索开展企业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技能专家等制度,让企业成为技能人才评价的主体,让手上功夫过硬的生产一线工人也能评上职称、享受高额工资待遇。要积极引导企业探索协议薪酬、股份制、年薪制、期权制等收入分配制度,切实让技术高超的人才获得更高收入。

技术的融合创新呼唤人才的融合发展,贯通技术与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将有效满足一线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来源:消费日报网综合 雒艺甍)

(责编:李思玥、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