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榆树市春耕备耕见闻

2021年03月29日09:21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

优质种子、有机肥料陆续入户;一排排农机检修完毕、整齐待发;科学春耕的先进理念、技术,送到农户地头、炕头。3月下旬,榆树市春耕备耕如火如荼。

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夯基础、稳面积、攻单产、提产能”,种好旱田、水田、菜田,打好产量牌、绿色牌、效益牌,已成为榆树市保障粮食安全新的突破口。

补齐“三农”短板

向基础设施要产量

“我们的50公顷高标准农田里气候土壤自动监测、自动化除虫等设备一应俱全。与普通稻田相比,高标准稻田农机作业效率及生产质量明显提高,水稻品质好,价格也更高。今年的春耕备耕,我们的肥、药年前就挑选好了,精准、绿色。”走进榆树市保寿镇民悦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禹庆边检查农机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2018年末,榆树市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3万亩,2019年至2020年建设29.2万亩,累计建成202.2万亩,到2025年,计划累计建成300万亩。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进田、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耕地质量,达到粮食稳产保供的工作目标。

同时,榆树市加快实施了水利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引松花江水入榆”“卡岔河治理”等系列工程,有效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确保防洪灌溉能力持续提升。

转变生产方式

让更多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作用

榆树市五棵树镇天雨合作社春耕备耕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全程机械化,让种地变得简单而高效。“去年秋收,我们收割机+人工拾穗+秸秆还田机+整地机,不仅解决了受台风影响秋收难、整地难的问题,还能将部分秸秆还田,为今年秸秆全部还田打个提前量。”合作社理事长王甫说。

榆树市积极转变生产方式,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骨干、以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据了解,榆树市通过出台政策措施,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定位,提升发展规模和质量,促进生产性经营主体和服务性经营主体协调、多元融合发展。在资金上重点帮扶。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省市级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民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具有榆树特色的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统种分管、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

在融资上破解难题。采取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快农机化步伐,通过政策支持,责任落实,促进农机化进一步提升,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榆树市加强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经营主体发展。通过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等活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积极总结推广五棵树镇天雨种植合作社等先进农民合作社经验,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安置村民就业,探索出乡村振兴好路子。积极强化职业培训。通过认真落实新型经营主体扶持资金,转变培训方式、实训方式、服务方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

抓科技、打品牌

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近年来,榆树市持续打造“黄金”名片、“白金”名片、“纯金”名片。通过创建玉米现代产业园等方式,不断优化玉米产业链条。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化建设、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全程化追溯的“绿色有机稻米品牌工程”,不断优化榆树大米“白金”名片。积极推广榆树黑猪肉、豆制品、棚膜蔬菜和系列纯粮白酒等农特产品,不断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农业发展,更需要科技支撑。榆树市通过与省农科院战略合作,加快培育高产玉米品种,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种好旱田,打好产量牌。通过水稻科技园区建设,打造万亩绿色水稻良田,全力提升榆树大米的品质,种好水田,打好绿色牌。着力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加快建设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特色乡镇、特色棚膜产业园区,促进特色蔬菜基地因地制宜区域化发展,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屯一项”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要通过在棚膜产业升级改造扩容增效方面发力,真正把种好菜田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种好菜田,打好效益牌。

据介绍,2021年,榆树市棚膜园区发展到115个,棚膜面积7.2万亩,棚膜蔬菜产值实现30.5亿元,惠及10万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

榆树市耕地面积586万亩,其中黑土地面积558万亩,占耕地面积98.1%,占全省黑土地面积近1/5。

2021年,榆树市将落实保护性耕作300万亩,比上年增加1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依托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广积送农家肥,使农村垃圾变废为宝,在促进土壤结构改良的同时,净化乡村人居环境。榆树市将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示范区、现代农业先行区、产业融合样板区“三区”建设,通过与省农科院战略合作,重点加强优良品种等项目示范示验基地建设,实现把握安全,夯实产粮“底数”;聚焦提质,加快发展“转数”;瞄准增效,做大融合“系数”。同时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相关产业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力度。坚持政策资金保障,实现玉米防螟和水稻航化全覆盖,为农业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坚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尤其要政策支持榆树特色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记者孙翠翠)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