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提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白山市作为全域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作为最大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白山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以“一谷一城”建设为统领,把优良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跨越赶超、后发崛起。
采访人:人民网吉林频道总编辑 谢龙
专访嘉宾: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白山市委书记王冰
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白山市委书记王冰(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王书记您好,关于白山市“一谷一城”建设中的“一谷”您能具体介绍下吗?“一谷”建设咱们有哪些具体的措施?谢谢。
王 冰:好的,人民网的网友们大家好!白山市“一谷一城”建设中的“一谷”就是借助长白山这一金字招牌,夯实生态基础,擦亮生态底色,全力建设中国绿色有机谷。主要是做好“七篇文章”。一是“林”的文章,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全国率先实施林地“占补平衡”,探索实施森林“碳汇交易”,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2020年,白山市完成还林补植补造3万亩、工矿区植被恢复90亩、人工造林157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4.5%,近五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负氧离子每天平均达一万以上,林下经济产值达30亿元。二是“山”的文章,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修复等项目,筑牢生态屏障。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修复矿山32处,整治废弃工矿土地650公顷。三是“水”的文章,白山市有大小河流432条,我们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加强流域水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实现水清河畅景美。水环境质量始终位居全省前列。四是“土”的文章,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双减半”和三年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使白山成为一片零农药、零化肥、零污染的净土。2019年农药化施用量分别下降54.7%和59.3%。2020年又分别下降52.7%和54.9%。目前白山土壤有机质含量是50.2克/公斤,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二倍。五是“大气”的文章,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1%,就是358天,其中有101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低于50,相当于自然风景区标准。六是“人居环境”的文章,深入实施城区小区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城市。2020年,滨江带状公园、水韵广场等一批城市地标建成,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89栋、拆除违建2.5万平方米;投入农村环境整治资金7.1亿元,连续两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全市新增“标兵村”100个、“示范村”125个、“达标村”90个。七是“互联互通”的文章,加快推动白临、松长高速,沈白、长春至白山高铁,白山机场、长白支线机场等建设,构建“五高速、两高铁、三机场”大交通格局。目前,沈白高铁白山段正式开工建设,白临、抚长高速纳入国高网项目和国家公路“十四五”规划,随着基础设施全面建设,白山市将由神经末梢变为开发开放前沿,逐步成为北京、沈阳、长春等城市的“后花园”。我市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中国绿都”荣誉称号,抚松县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称号,抚松县、长白县入选2020年最美县域榜单,浑江区被评为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区。长白县、临江市、抚松县被评为中国百家深呼吸小城,长白县连续三年稳居百家之首。
人民网:王书记,关于白山市“一谷一城”建设中的“一城”建设也请您和网友们分享下,谢谢。
王 冰:“一城”建设,就是把生态做成产业、变为产品,实现生态的经济价值,变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为金山银山,就是在“绿色有机”这个大底色上,做大做强五大产业,全力建设长白山森林食药城。一是以矿泉水、长白山特产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绿色有机优势,依托“白山·绿之康源”区域公用品牌,深度开发矿泉水资源,围绕参、蛙、菌、药、菜、牧、果、蜂、渔九大板块,坚持定制化、便捷化、功能化、品质化、多元化开发方向,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长白山新型“生态、健康、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目前矿泉水产能达1200万吨,去年产量280万吨、产值20亿元。全市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其中,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万亩,从事绿色有机产品生产的中小微企业4000多家。最近,白山市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城市,抚松县被生态部命名为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是全省唯一获得殊荣的县。二是以中医药、康养为代表的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依托长白山道地医药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深度融入“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大力实施“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加快引进研发中心和优质企业,着力构建以天然药、中成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和医疗康养为主体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打造全国著名医疗康养胜地、中国北药基地和世界人参之都。全市共有规上医药企业32户,产值45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人参规模加工企业23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1户,被批准为药食同源的产品达到78个。国家级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日上市交易人数近2.5万人次,年交易水参量6万吨左右,年交易额达到170多亿元。三是以生态游、冰雪游、红色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集群。中国气象局根据近十年的数据分析,白山消夏旅游期有效平均气温为22度,是全国地级城市中最适合避暑的地方。长白山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和北美的落基山脉并称为世界三大粉雪基地,是世界最优的滑雪胜地。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抓住2022年冬奥会、“三亿人上冰雪”“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等有利契机,突出发展冰雪经济和避暑旅游,打造“山水画卷·生态白山”全域旅游品牌,构建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绿色山水为主线、民族风情为特色、红色文化为基因、地域文化为底蕴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把白山打造成生态旅游大市、冰雪旅游强市、避暑养生名市、边境旅游示范市和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精品区。全年接待游客476.44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9亿元。白山也成为全国有名的影视拍摄基地之一。四是以硅藻土为代表的矿产新材料产业集群。白山是国内最大的硅藻土原料以及深加工产业基地,硅藻土探明储量3.6亿吨,占全国90%以上,远景储量6亿吨以上,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目前正与中建材合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抢占产业高端和产品终端,加快新材料产品研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以硅藻土为主体的矿产新材料产业体系,加快设立省级硅藻土产业开发区,打造国家级矿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建设亚洲硅藻土之都和东北重要矿产新材料基地。全年硅藻土产能62万吨、产量30万吨。五是以服务于人流、物流大进大出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集群。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服务、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集聚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经过不懈努力,“新五样”占GDP和财政收入比重由不足20%提高到62.1%和55.2%,绿色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民网:王书记,请您介绍下“一谷一城”建设,给白山市带来哪些新气象和“红利”?
王 冰:我们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谷一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长白县、靖宇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全部脱贫,11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0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53万人。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去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86.4亿元。平安建设不断深化,连续4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去年全市群众安全感九个市州排第2,扫黑除恶人民群众成效评价九个市州排第1,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九个市州排第1。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长白县和白山方大集团入选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人民网:王书记,请您畅谈下,白山市是如何保持发展定力,走以生态为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具体将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 冰:白山市将在几个“融合”上下功夫,一是“谷”和“城”的融合,以谷促进城的发展,以城反哺谷的建设,实现谷在城中、城在谷中、谷城联动、相得益彰,让绿色有机成为白山的新名片、新地标。二是一二三产的融合。组建绿色有机产业联合会,在打品牌上下功夫,注册“白山·绿之康源”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品牌授权准入、监督管理、品牌推介机制,有序开展区域品牌建设;在做标准上下功夫,抢占产业、产品的制高点;在强追溯上下功夫,完善可追溯体系,严把质量关。三是城与乡的融合。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城乡资源优势互补,构建工农互促、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四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让蓝天白云、溪水两岸、鸟语花香成为常态。五是项目与园区的融合。发挥园区的项目集群、资源集约、效益集聚作用,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转型、高端发展的战略平台。壮大综合性产业集群,全面推进白山经开区新区、上甸子高铁新城、松湾新区、泉阳新区建设,提升新城(区)要素集聚能力,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推进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沿线人居环境,推动新城(区)与周边地区组团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深化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砟子食用菌、浑江沙棘、靖宇蓝莓等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以山野菜、山珍野果、蜂蜜等多种经济作物加工为主体的生产基地;壮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推进市区医药高新技术、江源人参生命科技,抚松人参、靖宇长白山生态健康、临江医药健康、长白医药健康等“六大产业园区”建设,吸引更多知名药企入驻。
人民网:王书记,在国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方面,您有哪些期许和建议?
王 冰:因为这些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和保护的任务都十分繁重。在发展上,这些地区的产业往往都是资源型的,随着资源枯竭和国家加大去产能的力度,都面临着艰难的转型问题;在保护上,一方面要对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进行生态保护修复,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进行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的建设,这些都将付出大量成本。迫切需要国家顶层设计,在项目、资金、政策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形成保护和开发相得益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白山市为例,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心地带,是鸭绿江、松花江、浑江“三江”之源,作为东北亚的“水塔”和“绿肺”,除了履行为下游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职责外,应充分享受生态“反哺”权利,在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性支持。一是建议健全补偿机制。二是完善顶层设计。三是明确对生态补偿原则,“为何补、谁来补、补给谁、怎么补”,对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重要内容出台具体、系统的规定,避免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矛盾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