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0年12月4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通过)

2020年12月09日08:36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从解放思想抓起,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从优化营商环境破局,把改革着力点放到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更加聚焦解决深层次矛盾,扭住关键重点,取得实质性突破,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20.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降低要素成本等纾困惠企政策,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引进优质社会资本,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增强国企活力与保障国计民生能力。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努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民营企业进入交通、能源、电信、公用事业等领域的实施办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营造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力争到二〇二五年民营经济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尊崇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21.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继续放宽准入限制,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实现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加快价格市场化改革,建立水、电、油、气等资源性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市场决定机制,打破行政性垄断,促进价格合理形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企业产权、知识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严肃查处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22.建立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增强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明确省和市县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落实中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和地方税、直接税体系调整政策,推进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各项工作。实施融资服务质效提升工程,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加大对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战略项目的金融支撑。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完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提高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得性。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农业大灾保险,积极发展农业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扩大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持续开展企业上市培育行动,支持更多优质企业上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区域金融改革,优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加强金融机构引进交流,完善现代金融治理体系。

23.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加快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动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运用数字化思维和信息化技术创新“放管服”模式,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渠道,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将政府部门不宜行使、适合市场和社会提供的事务性管理工作及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深化政务公开,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非涉密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掌上办”。

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紧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总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充分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十大工程”,努力走出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24.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防止耕地“非农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全域整治、优质粮食等重大工程,发展优质玉米、水稻生产,鼓励种植大豆和杂粮杂豆,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县级抓落实责任,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发挥畜牧业中轴产业作用,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建设承载粮食及副产品转化增值的畜牧大产业,到二〇二五年,肉牛和生猪饲养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超过50%。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取向,压实地方政策性粮食储备责任,完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络,搞活粮食流通,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强化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发挥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性作用。

25.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精心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着力改善黑土地内在质量、生态环境,加强四平黑土地保护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推进公主岭、农安等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完善黑土地保护奖补措施。扩大保护性耕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统防统治等绿色生产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梨树模式”,实行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

26.加快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构建粮食及食品、畜产品及肉食品、园艺特产三大精深加工板块,最大限度延长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村三产融合产业园和先导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坚持良田、良种、良技相结合,全力振兴民族种业,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强农业卫星数据云平台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广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和优质粮食工程,打造吉林大米、吉林玉米、长白山人参等七大“吉字号”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各地培育特色品牌,实现农产品大省向品牌大省转变。

27.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位置,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强化县城服务乡村振兴和吸纳农民进城能力,抓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推动乡镇成为服务农民的中心。统筹县域城镇、垦区和村庄规划建设,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农村供水、乡村物流、广播电视、乡村网络等基础设施,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提升农民居住条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用好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等政策,集中建设一批天蓝水清、创业增收、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美丽乡村。

28.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垦区延伸,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县域全覆盖试点,完善农村新型普惠融资服务体系。落实国家土地征收改革政策,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持续深化农垦改革,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农垦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积极推进长吉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白山整市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支持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新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辐射带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

29.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完善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支持,坚持和完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等帮扶机制,保持脱贫攻坚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做好动态排查、分类帮扶、及时清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帮扶,对影响基本生活的特殊困难群众及时实施救助。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政策,加强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支持打造各类农业产业园区,优化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政策支持,提高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选择若干脱贫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坚持中东西“三大板块”差异化定位、一体化发展,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发展与布局相融合,完善空间发展战略格局,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实现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30.统筹推进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发挥中东西部区域优势,围绕“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构建特色鲜明、循环畅通的产业合作体系,建立区域分工协作、市场一体化发展、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协同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要依托创新资源优势,全面推进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长春新区、长春国际汽车城、长春国际影都、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四平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打造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城市群,形成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推进长吉、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要依托长白山生态系统和沿边优势,加快发展医药健康和有机食品、矿泉水、人参、桑黄等特色资源产业,支持通化国家医药城、白山长白山森林食药城、延边吉港澳中医药健康产业合作区、长白山国际冰雪(温泉)旅游区发展,打造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东部旅游大环线、长辽梅通白敦医药产业走廊、梅河口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敦化绿色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度融入共建东北东部绿色经济带。西部生态经济区要继续抓好河湖连通、防沙治碱、草原保护、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构建以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特色旅游等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打造西部旅游大环线、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松原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前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大安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白城国家级高载能技术基地和中国北方氢谷、云谷,全面融入共建东北西部生态经济带。

31.构建全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构建以“一圈三区四轴”为主体的城市化新格局、以“三区三带多点”为主体的农业格局、以“三区四屏三廊一网”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统筹划定落实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立“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加强空间开发强度管控,突出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基础和平台作用,推动各地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

32.推进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支持边境和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改善抵边一线自然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建强一批抵边中心镇、中心村,培育壮大集安、临江等中小城市,打造珲春50万人口边境城市。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和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壮大延边、伊通、前郭、长白等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支持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积极有序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加快辽源、白山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探索实施资源枯竭型地区代际补偿。支持林区林场绿色发展,推动场局居民点与属地一体化建设。

33.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布局好拆迁建设留白,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精细化、现代化、智能化,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城镇落户限制,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积极融入哈长城市群战略,对接沈大经济走廊,加快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城市群,推进公主岭市成为长春新城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将长春打造成现代化中心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四平、梨树同城化协同发展,支持梅河口、前郭、大安、敦化等区域重要节点城市突出特色、创新发展,全面促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适时优化调整行政区划,形成多个布局合理的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建成一批20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构建城镇化发展战略支点。

九、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吉林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34.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我省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建设、网络文明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凝聚建设幸福吉林的强大力量。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35.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加快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和媒体深度融合,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实施“书香吉林”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推进省文化活动中心、省美术馆、省近现代历史展览馆建设,完善提升中国光学科技馆、省科技馆、省博物馆功能,逐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吉剧、二人转等特色文化艺术和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中青年优秀文艺骨干。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扎实推进体育强省建设,全面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积极承办职业赛事,深入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争取举办国际国内重大冰雪赛事,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36.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支持国有院团创作演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完善有利于优秀文艺作品和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政策。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生产经营机制,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支持长春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影视产业振兴和动漫游产业集聚,建设辐射东北亚的动漫游产业基地,打造世界影视之都。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提升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边境旅游规模和水平。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加强基本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吉林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创产品“走出去”,推动文创园区、创客空间和文创类特色小镇建设。加强人文交流,完善文化对外出口服务机制和鼓励政策,培育壮大一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

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吉林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自然成长道路,全面践行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型经济,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的向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7.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控国土空间开发。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从源头减少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加快“气化吉林”建设,提高天然气、煤炭、石油、油母页岩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探索天然气掺氢气技术应用,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强化绿色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8.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继续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实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着力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加快推进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等流域污染治理,全域消除劣Ⅴ类水体。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巩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强化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科学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完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落实属地政府责任,有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39.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启动实施十年绿美吉林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西部重点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江河湖泽互济水网,修复科尔沁草原和松嫩湿地生态安全屏障,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沙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对生态脆弱区、敏感区实行封禁保护,增强防风固沙能力;东部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长白山国家森林步道,加强后备资源培育和林地清收还林,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巩固长白山森林生态安全保障,增强水源涵养能力;中部重点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坚持林田水一体化保护修复,保障黑土地土壤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增强水土保持能力。扎实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改革和完善国家、省两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森林资源、基本草原、自然湿地等持续保护的长效机制,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强化河长制、湖长制,积极推行林(草)长制。建立高效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外来物种管控。

40.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科学开展全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深入实施节水行动,严格水资源紧张地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大污水资源化利用力度。提高矿产等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责编:王帝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