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系列稿件(九)

长春高新区:营造引才留才好环境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2020年09月04日14:51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精细落实,长春高新区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长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助力。

8月31日会议现场。(高新区供图)

8月31日,长春高新区召开处级干部会议,面向全国选聘的7名高级管理人才正式与大家见面。7名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36岁,最年轻的干部30岁,为高新区增加了新生力量,进一步激发了高新区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创新方法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今年以来,长春高新区坚定不移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工作政策、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积极营引才留才的良好环境,为人才成长进步搭建平台,提供便利。

高新区探索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坚持市场化和专业化用人导向,根据特殊岗位对特殊人才的需求,首次采用公开选聘的方式面向全国全球招聘高端专业人才,加快优秀人才向高新区集聚。创新薪酬分配机制,优化绩效薪酬结构,调整薪酬基本部分与激励部分比重,薪酬管理由“铁工资”向“活薪酬”转变。引入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原理,实施全员关键绩效考核,实行考核结果与选人用人、绩效薪酬、评先树优等挂钩,并作为职务调整、岗位变动及续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形成正向激励,全面激发队伍活力。

长春高新区。(高新区供图)

优化环境 专人专心做专事

“本次共有127人报名参加招考,经过笔试、面试、考察等程序,最终选聘7名优秀人才到高新区工作。”高新区人事管理科工作人员介绍,把人才专业优势、区域特点、产业导向和资源禀赋相结合,高新区就是要用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

“我以前从事投资行业,在一些项目手续办理和对接上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高新区的高效和便捷,看到这次招聘就报了名。”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助理胡开春表示感受到了高新区干事创业的决心,也体会到了高新区为人才提供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环境,相信在高新区这片广阔天地,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让专业的人投身专业的岗位,通过企业的人来撬动企业资源。高新区给我们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才智建设高新。”新聘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孙凌宇说。

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补齐人才发展环境短板才能让人才安心干事创业。为创造良好环境,高新区建立培养“传帮带”机制,部门负责人“一对一”的对新入职人员进行“传帮带”。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有计划地安排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轮岗交流等。落实好工资、福利等相关政策性待遇,及时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人才能凝神聚力、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

长春高新区。(高新区供图)

专业对口 精细精准助推改革

依靠改革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长春高新区完成体制机制改革运行2个月以来,干部队伍务求实效狠抓改革工作落实,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公开选聘,正是在各项工作推进的关键时期为高新区增加了新生力量。

此次招聘来的年轻干部夏茂盛此前在高新区的企业从事与医药行业相关的工作,“与高新区接触很多年了,高新区会定期定时到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企业遇到问题只需要联系高新区‘结对子’的负责人就行了,特别省心、放心。”

一直以来,高新区关心关注区内每一个企业的做法让夏茂盛印象深刻,也给他增添了在高新区工作的信心。他认为,从企业来的人更深知企业的需求,包括区域环境、政策优势、配套设施、上下游产业等,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贴近实际的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帮助。他说:“高新区一直致力于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原料、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方面,加大扶持服务企业力度,完善产业生态链。”

开创新局面,跑出加速度。长春高新区以“排头兵”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加快集聚新要素、培育新动能、壮大新产业、探索新机制,全力推动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放眼整个长春高新,新动力蓬勃生长,依靠改革长春高新区不断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