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地過年 吉祥如意——吉林省各地歡樂過春節見聞

又是一年新春到,金龍送福賀新年。龍年春節,全省各地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各街道、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迎新春、品年俗、送祝福活動,人們闔家團圓,走親訪友,歡歡喜喜過大年。
品年味兒,共享好味道
“在東北過年真是太熱鬧了!”春節期間,長春市朝陽區雙德街道陽光社區的創客空間裡,勁歌熱舞、手工花筒制作、南北方居民廚藝大比拼、茶話會……精彩活動豐富多彩,熱鬧非凡。
“這糖葫蘆好吃,您這手藝真不錯!我可以試試嗎?”“行啊,山楂、橘子、竹簽都有,誰想自己做,都可以動手。”在免費送冰糖葫蘆的攤位上,社區居民、糖藝巧匠盧超遇到了想自己動手DIY的南方朋友。他一邊笑呵呵地指導他們制作,一邊告訴記者,自己這手藝挺受大家伙兒歡迎,一上午做了200多串送出去了,反饋都挺好。
“東北‘大餃子’和南方‘小湯圓’比賽開始啦!”一轉身,又是熱鬧的景象。居民們聚在一起,正在進行包餃子、滾湯圓大比拼。南方居民向東北大娘請教如何把餃子包得像元寶,東北大爺們在南方小伙兒的指導下,用笸籮小心翼翼地滾著湯圓。大家把歡樂填進每一個餃子裡,把祝福塞滿每一個湯圓中。歡聲笑語間,居民們紛紛表示,這是一種新奇、快樂的體驗。
來自浙江紹興的鄭鐘英是陽光社區轄區的商戶,她和其他來自南方的朋友們一起被社區邀請來參加迎新春、過大年活動。她告訴記者:“今天我終於體會到北方過年是什麼樣子的。東北人很熱情,這裡還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很熱鬧。”
“新春佳節是團圓的節日,此前我們社區工作人員走訪居民時,了解到轄區內有很多南方的朋友過年不能回老家,也想體驗東北的年味兒,所以我們和吉林省聯青志願者協會策劃了這次活動,希望借此機會加強轄區南、北方居民之間的互動,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社區這個大家園的幸福、和諧。”陽光社區黨委書記畢鳳文說。
在融創社區,喜慶熱鬧的年俗街市開到了家門口,居民歡聚一堂,在年俗文化體驗活動中感受濃濃年味兒。在社區門口,工作人員貼心准備了簽到處,居民紛紛簽上名字,再寫下祝福和心願挂到亮著彩燈的許願樹上。紅紅火火的燈籠、福字、氣球和貼紙將社區裝飾得年味十足。
套圈、猜燈謎、漢服體驗等活動備受小朋友青睞。“看我的!我這次肯定能套中。”“哥哥加油!我想要那個小龍玩偶。”居民孟凡玉帶著兩個孩子正在參與各種活動。看著孩子們玩得滿頭大汗,她拿著手機記錄下這一幕幕美好瞬間。“我們都是第一次參加社區舉辦的年俗活動。孩子感受到了東北年俗文化,也學到了很多,很有意義。”
“一家親”,歡喜迎新春
春節來臨之際,劉健軍敬老愛心志願者聯合會聯合解放大路小學共同開展“鄰裡一家親”主題活動,組織老師、學生在朝陽25℃小不點黨群服務站為長春市朝陽區永昌街道義和社區的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開展迎新春志願服務活動。解放大路小學佼的老師和學生們圍坐在一起熟練地包著各種形狀的餃子。同學們一雙雙小手快速地粘貼著各式各樣的新年燈籠,還為爺爺奶奶表演著精心編排的節目。
不一會兒,餃子就包好下鍋了,香氣彌漫在整個屋子裡。小朋友們把粘貼好的燈籠作為禮物送給爺爺奶奶們,分享著過年的喜悅。看著活潑可愛的孩子們,老人們笑逐顏開。楊喜林老人說,“身邊沒有子女很孤單,孩子們的到來讓大家感受到了濃濃的過年氛圍。在活動中還認識了很多鄰居,這樣過年挺熱鬧!”
“鑼鼓敲起來,嗩吶吹起來,把咱的秧歌扭起來……”在四平市梨樹縣富強街道樹勤社區,一曲頗具東北風情的開場舞《把咱的秧歌扭起來》為“愛我社區 歡樂迎春”新春聯歡會拉開帷幕。男聲獨唱《我們的祖國歌甜花香》、廣場舞《拜新年》、男女生對唱《左鄰右舍》、女聲獨唱《祝福祖國》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現場掌聲、歡呼聲不斷。深受居民喜愛的二人轉《雙回門》《探妹》更是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一個個精彩的節目盡情展示著大家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對新的一年的期盼。
為記錄新春美好瞬間,提高轄區居民幸福感,撫鬆縣泉陽鎮長林社區邀請轄區居民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定格幸福瞬間”迎新年主題活動。工作人員貼心地准備了各式各樣的拍照道具,拍攝現場布置得紅紅火火。大家拿著喜慶的春聯、福字、可愛的新春五彩龍布偶,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擺出各種有趣的造型。隨著快門聲響起,一個個溫馨幸福的瞬間被記錄下來,幸福的眉眼與溫暖的笑容被定格在了團圓時刻。
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集安市黎明街道錦江社區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困難群眾、困難黨員、困難退役軍人等弱勢群體共21戶進行了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和慰問金。社區負責人表示,今后將繼續關注轄區弱勢群體的生活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多幫助和支持,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慶團圓,佳節更溫馨
春節主打的就是團圓,親人們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吃喝娛樂,快樂加倍。用長春市綠園區居民孫艷華的話說,“過年過的就是人氣兒!”年過七旬的孫艷華和韓忠源老兩口是各自家庭中的老大,雙方老母親都在最近十年內去世,二人便在每年春節時承擔起張羅兩個家族大聚會的任務,兄弟姐妹間依舊保持著濃濃的親情。
大年三十兒,老韓家的年夜飯聚了5個家庭共20人,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3個侄女,還有侄女婿的老媽,大娘家裡的5口人,都湊在一起熱熱鬧鬧過年,人氣兒老旺了!”韓忠源說,從上一代傳承下來了好家風,親人們十分和睦,有事大家一起承擔,患難與共,快樂共享。春節大團圓,20口人相聚,連吃年夜飯都坐不下了,大伙兒站著吃了一頓“流水席”,其樂融融。
大年初二,輪到作為長姐的孫艷華張羅自家兄弟姐妹們聚會了。她數了一下,80平方米的屋裡擠了6個家庭的26人,“上個月我大侄女剛結婚,侄女婿也是第一次跟我們過年,添人進口,今年春節是人來得最全的一次。”熘肉段、糖醋排骨、家常涼菜、清蒸鱸魚……每道美食都出自不同人的手,全家齊上陣,紛紛貢獻自己的拿手菜。用禮盒箱當桌腿,面板當桌面,支起了臨時餐桌,晚輩的孩子們干脆用飲料箱子當小板凳,連沙發扶手都坐滿了人,“擠”出來的歡樂從內心油然而生。這一大家子的聚會被大伙兒發到朋友圈上,收獲了一大片羨慕。“實名羨慕,真熱鬧!”“現在這樣的大家庭不多見!”……最簡單的幸福,就是這一刻,我們在一起。
“祝太爺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2月9日,農歷除夕,農安縣伏龍泉鎮新陽社區王樹洪大哥家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王大哥在北京、長春居住的兩個弟弟,在沈陽工作的兩個兒子都回來過年了,還帶著兩個孫子一起回來,讓王大哥開心不已。王大哥95歲高齡的老父親聽著重孫子的拜年祝福,臉上笑逐顏開。
王大哥的老父親王大爺是一位老黨員,辛苦一輩子,把孩子們都培養成人,晚年生活很舒心,過年前社區還給送來了米、面、油等節日慰問品。王大哥的老伴李桂珍是遠近聞名的孝順媳婦,每天喂飯喂藥,細心照顧老人的生活。老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們多回家看看,“我就是想這些孩子們,希望他們多回家看看我。”“好好,過年過節我們多回來!”孩子們的話,讓老人安心許多。
晚上8點,一家人包完了餃子,圍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央視春晚,吃著凍梨、凍柿子,嗑著瓜子,聊著生活的變化、工作的收獲。“去年單位效益不錯,我也換了一台新車,回家跑長途更方便,”王大哥的兒子笑著說,“孩子今年秋天就上高三了,學習也挺努力,希望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學。”談起今后的生活,王大哥一家人都充滿希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