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吉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2024年01月24日08:26 | 來源:吉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吉林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的通知》精神,加快建設高質量交通強省,構建吉林省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有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建設,結合吉林實際,編制本規劃綱要。規劃期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

  一、規劃基礎

  (一)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國家有關部委大力支持和全省上下不懈努力下,我們圍繞更好服務“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全面實施項目建設提速、運輸服務提質、行業治理提升三項工程,提升支撐重大戰略、可持續發展、優質服務供給、行業現代治理和創新發展等五個能力,以打造綜合運輸大通道為骨干,以構建多層級綜合交通樞紐體系為主要支點,以快速網、干線網、基礎網多層次網絡為依托,加快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構建。“人字形”“雙通道”通邊達海、作用更加突出﹔京哈通道運輸能力更加充沛、八車道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沿邊旅游開放大通道加快推進、區域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長白山戰略通道不斷完善、交通運輸服務和支撐旅游發展更加有力。二是綜合交通網絡持續完善。至2022年年底,全省鐵路營業裡程5152公裡,高(快)速鐵路1255公裡、連通6個市(州)﹔公路通車裡程10.9萬公裡,高速通車裡程4395公裡、92%縣(市)通高速﹔機場布局進一步優化,形成了“一主多輔”發展格局。三是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明顯提升。長春火車站、龍嘉機場等樞紐實現“零換乘”。航線網絡更加完善,累計開通民航航線223條,覆蓋全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補鏈強鏈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長春市與哈爾濱市聯合榮獲國家2023年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前10城市。長春—大連、天津鐵海聯運外貿實現“一單制”,“長滿歐”班列與11個國家30多個站點連接,“長琿歐”班列開通,實現“借港出海”、內貿外運,“長同歐”班列順利開通。四是科技安全綠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季凍區高速公路抗凍耐久及生態環境保護關鍵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冬奧版智能動車組亮相京張智能高鐵,紅旗汽車獲得多項智能網聯、電動化重大技術突破。完成全國“平安交通”安全體系建設試點任務並推廣應用。T2航站樓和鶴大、集通高速等綠色品質工程建成,城市公交新能源車輛佔比不斷提升。交通運輸發展有效促進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升了人民群眾出行的幸福感、獲得感。

  與此同時,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和短板。綜合運輸大通道布局還不完善,綜合交通樞紐有待提升,各種運輸方式銜接轉換水平還不高,交通基礎設施網絡結構有待優化、韌性有待加強,國際運輸能力和水平有待拓展,交通運輸與相關產業協同融合有待深化,科技創新能力、安全智慧綠色發展水平還要進一步提升,“大交通”發展體制機制還需完善。

  (二)發展要求

  黨的二十大,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和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了全面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新路子,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我們要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不移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落地實施。一是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需要進一步優化通道布局、提升樞紐轉換能力,提高整體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二是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繼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進一步擴大路網覆蓋范圍,提升交通運輸轉換效率,構建大容量、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輸通道,滿足糧食產業鏈的集疏運需求,著力推動交通運輸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鞏固提升綜合保障能力。三是抓住中俄“東北—遠東”地區互利合作歷史機遇,推進擴大高水平開放,需要持續提升交通互聯互通和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暢通“濱海2號”國際運輸走廊,做大做強陸海空交通網絡,提升對內對外互聯互通水平。四是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需要交通運輸智慧發展,更加注重科技創新賦能,促進新型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推廣應用,加快“數字交通”建設。

  (三)運輸需求

  客運方面,人均出行次數明顯增加,預計到2035年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速為3.5%左右。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旅客出行需求不斷擴大,高鐵、民航、小汽車出行佔比不斷提高。特別是長春現代化都市圈、長白山區域出行強度加快提升,與哈爾濱都市圈、遼中南都市圈和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中長途出行需求更加旺盛,與俄、朝、日、韓之間的國際游和沿邊游出行將呈現穩步增長。

  貨運方面,貨物運輸需求穩步增長,預計到2035年全社會貨運量年均增速為2.5%左右。跨省域中長途大宗物資運輸穩中有升,小型化、多批次、時效強和附加值高的貨物運輸需求增加。運輸強度分布上,南北方向高於東西方向,集中於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北京方向,以長春為中心向南、向東方向高於向北、向西方向。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解放思想為引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聚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一圈三區四軸”城鎮化布局,繼續優化綜合交通網絡布局,打造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核心交通網,做強京哈運輸主軸,暢通琿烏國際走廊,強化軸廊間、市州節點間通道建設,完善樞紐場站布局,推進各種運輸方式統籌融合發展,全力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努力建設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當好開路先鋒。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