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觀長白丨田間地頭訪種菜

2023年04月24日08:11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零下30度的大冷天,咱照樣能吃上地產小青菜,都是這些新型大棚的功勞。”4月16日,吉林省永吉縣口前鎮春登村眾信家庭農場,一派繁忙景象。有的蔬菜大棚裡,旋耕機正在整地。有的蔬菜大棚裡,正在收割。

“農場共流轉了5.4公頃地,建了35棟大棚,一年供應100多萬斤蔬菜至當地市場。”農場主王衛東說,發展棚模經濟不僅帶動村民共同致富,還讓市民一年四季吃上新鮮菜。

近年來,為破解我國東北地區蔬菜、水果等“菜籃子”產品供給季節性、結構性短缺問題,吉林省啟動實施“百萬畝棚室建設工程”。

整齊精致的棚室

2021年,吉林省出台《關於加快推進全省棚膜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億元,支持各地發展壯大棚膜經濟。同時,按照“分級遞增補助比例”辦法,重點支持30畝以上規模園區建設,農民新建每畝溫室最高可獲政府建設補貼3.9萬元。

走進一棟菠菜大棚裡,54歲的農婦孫素芳正和其他十多名婦女麻利地收割打捆。“菠菜要從根部割才對。”孫素芳一邊為記者示范如何割菠菜,一邊笑呵呵地細數起心中對日子的滿足:一個月能收入4000左右元,我們村有30多人都在這裡打工,我家有5畝地流轉進農場,一年租金這塊還能收入將近1萬元。以前貓冬,打麻將坐炕上閑聊唄,現在干活掙錢,開心有奔頭。

正在收割菠菜的孫素芳向記者講述幸福生活

抬眼望去,綠油油的菠菜地雖然是在大棚裡,卻有遼闊之感。輕薄通透的大棚頂上壓著一幅超級大的“棉被”。“棉被”一半蓋著大棚,一半被掀起,透入陽光和風!

“頂上是棉被,冬季生產可保溫,夏季可遮陰。冬季不加溫也可生產果菜。大棚有12米寬,5米多高,90多米長。”王衛東介紹:“這棟大棚能產6000多斤菠菜,收割后再種其它菜,四季不閑,一茬壓一茬,年產值在10萬元以上。”

王衛東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種菜了,是種菜老把式了,提起今昔對比,滿是自豪:“現在可比從前升級很多了,以前的溫室隻有6、7米寬。現在的溫室模式是新型的,不用磚不用泥,高舉架大跨度,土地利用率還高。以前種地全靠手,鎬刨鍬鏟的,現在農機械全都用上,效率可得提高好幾十倍哩。”

“我們正在全市大力推廣這種新型陽光溫室。”吉林市農業農村局園藝特產處處長高喜文介紹。

眼見為實,王衛東又帶著記者來到相鄰的另一座大棚。旋耕機正在奔跑整地,整過的地平整細密鬆軟,同時,有一股味道沖來。記者忙戴上口罩。王衛東笑著說,這是向村裡的養雞大戶買的雞糞做的肥料,整地同時也施了農家肥。“以往養雞戶愁糞便處理,現在好了,大家雙贏。”王衛東說。

“種地有門道,你要一直學習,我這大棚,有不少小創新都是我們自己琢磨出來的。”王衛東指著大棚裡懸著的一排水龍頭說,這滴灌,就是從別家學來的。我經常看書,有時也走出去學,平時上網,從抖音,快手上,也都能學到為己所用的東西。處處留心,皆有學問。平時,遇到難題,還可以向省、市各級專家請教,省裡為我們這些種菜戶搭建了不少服務平台,方便得很。

大棚裡綠油油的青菜長勢正好

“我們既鼓勵種菜大戶精研業務,評選田狀元,菜把式,同時,也加強科技服務支撐。”吉林省農業和農村廳園藝特產處處長張春祥介紹:吉林省實施“‘菜籃子’雙百共建行動”,組織省內設施農業專家、棚室蔬菜生產“土專家”“田秀才”以及基層農技人員124人,“一對一”式精准對接107個“菜籃子”應急保障基地,全過程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還編印了《“百萬畝棚室建設工程”系列指導叢書》,免費發放到農民手中,提高農民從業生產技能。

現在,發展壯大棚膜經濟已經成為吉林省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產業支撐,是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資料顯示,全省現有約46萬農民從事棚室生產,幫助農民就地就業打工,人均增加收入5萬元以上。2022年,全省新建溫室、大棚2.9萬畝,建設30畝以上規模設施蔬菜園區63個,冬季地產新鮮蔬菜自給率突破12%。

吉林的大棚裡種出南方的水果

“過去冬天就是土豆蘿卜白菜,季節性結構性短缺,現在冬季也能吃到各類新鮮的蔬菜、水果,甚至還能吃到地產的南方水果,未來,還要加大步伐。”張春祥介紹,“十四五”期間全省棚室面積計劃達到80萬畝,到2030年達到100萬畝。

文字:孟海鷹

視頻拍攝:王書輝

視頻制作:石天蛟

LOGO設計:姜 迪

策劃:孟海鷹

統籌:朱思雄

(責編:李思玥、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