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此曲隻得天上聞

——懷念永遠的“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

2023年03月04日11:14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據相關媒體消息,著名表演藝術家、電影《劉三姐》中“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於3月4日凌晨3時16分,在桂林醫院重症監護室因搶救治療無效逝世,享年80歲。1960年,時年17歲的黃婉秋在長影電影《劉三姐》中首次登上大銀幕,通過這部影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家喻戶曉、深受幾代觀眾歡迎和喜愛的表演藝術家。她曾表示,“是《劉三姐》成就了我,她讓我成為大家喜愛的演員。我的藝術生涯都和‘劉三姐’緊緊相連。”

電影《劉三姐》是由長影創作拍攝的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風光音樂故事片,由蘇裡執導、喬羽編劇、雷振邦作曲。女主角劉三姐是一位聰明、美麗的壯族姑娘,擅長用山歌來贊美勞動、贊美自然、贊美愛情,並用山歌揭露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這部集合了廣西自然風光、山歌文化、充滿真善美的作品一經問世,就在國內引發轟動效應。影片詼諧生動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歌曲,達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其影響力延續至今。電影中,“劉三姐”的扮演者黃婉秋盡管初出茅廬,但其清新脫俗的形象、活靈活現的表演一下子擊中了人們的心,也讓億萬觀眾記住了她。

廣西是劉三姐的故鄉,1959年,全國各地都掀起了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熱潮,根據劉三姐的民間傳說,廣西的文藝工作者自編自演了山歌劇《歌仙劉三姐》,一時間彩調劇、壯劇、採茶劇、侗戲、苗劇等齊上陣,壯鄉瑤寨刮起了“劉三姐熱”,素有“歌海”之稱的廣西,文藝演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這樣的盛況也吸引了恰好來此採風的著名詞作家喬羽,他邀約摯友、剛剛拍完《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的長影導演蘇裡,一起前往柳州看“劉三姐”的戲,兩人都覺得這個題材很不錯,開始有了改編成歌劇或拍成電影的想法。長春電影制片廠領導也決定盡快將“劉三姐”的故事搬上銀幕。喬羽夜以繼日,埋頭創作,12天就寫出了電影文學劇本,蘇裡也很快編寫完分場鏡頭。蘇裡認為,作為一部音樂故事片,音樂如何是個關鍵,因此邀請雷振邦加盟到《劉三姐》的創作中來。

《劉三姐》劇組成立后,第一個任務就是選取扮演“劉三姐”的演員。蘇裡堅持“劉三姐”一定要用廣西本土演員,在接連面試了幾位演員都不甚滿意后,蘇裡想起了桂林戲劇學校的學生黃婉秋,她已經試過鏡頭,准備扮演劉三姐戀人阿牛的妹妹“小舟妹”一角。蘇裡覺得,黃婉秋不僅清純漂亮,活潑可愛,而且表演起來無拘無束,落落大方,身上還有一點野氣,這些非常符合他想象中的劉三姐形象,於是決定讓黃婉秋來試試鏡頭。蘇裡讓黃婉秋先試兩段劉三姐的戲,“繡繡球”和“三姐罵財主”,兩種不同的情緒轉換,一靜一動,唱情歌時眉目傳情,怒罵財主時潑辣大膽,黃婉秋都表現得特別好。蘇裡當即決定,就讓黃婉秋扮演劉三姐。

《劉三姐》是黃婉秋拍的第一部電影,怎樣把劉三姐的聰明智慧、大膽潑辣的性格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對於隻有17歲的黃婉秋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我是學戲劇出身,電影表演對我來說比較陌生。剛開始錄制的時候,我的表演總帶演戲曲的痕跡,一伸手就翹蘭花指,導演就說‘你這是拿瓜子啊’﹔笑嘛不敢露牙齒,走路也拘謹得很,這不是‘劉三姐’的性格。表演場地小,出鏡快慢都有講究,真是上也不行。下也不行,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很難把握好尺度。”

開始拍內景時,黃婉秋還有點不適應,蘇裡就耐心地一點點教,逐場逐段地講,並且親身示范。他對黃婉秋說,“劉三姐是一個山野女子的形象,雖然很粗,但不失溫柔,拍電影是要講生活化的”。據黃婉秋回憶,“剛開始我有點不習慣,比如和阿牛哥對唱環節,因為沒有阿牛哥的戲,我隻能一個人對著空氣唱。剛開始總做不好,后來想,既然沒人看到,也不會有人干擾,我就放開了去表演,效果反而越來越好。電影中的很多鏡頭,老演員們拍一遍就能過,經過努力,后來我們這些年輕演員慢慢也能做到了。”

雖然《劉三姐》的拍攝已經過去了60多年,但許多情景黃婉秋依依歷歷在目。她曾回憶,“導演蘇裡是一個熱心腸的人,有一次兩個工作人員抬著開水從蘇裡身邊經過時差點滑倒,他趕忙伸手去扶,結果開水洒到蘇裡的腿上把他燙傷了,緊急送到醫院后,醫生要求他休養一個月。可蘇裡導演擔心,一旦暫緩拍攝,會造成人力財力上的浪費,結果他很快就出了院,躺在擔架上指導拍戲。當時沒有風扇、空調,我們這些演員輪流給他扇風。將近60年了,拍戲的很多場景我至今忘不了,現在還經常跟我的學生和家人們講起這些往事,尤其是纏滿紗布躺在擔架上的蘇裡導演……”黃婉秋也一直把蘇裡稱作“蘇叔叔”。有人說,“沒有蘇裡就沒有《劉三姐》,沒有蘇裡就沒有黃婉秋”。

《劉三姐》上映后引起巨大轟動,成為當時拷貝發行量最大的影片,被稱為是一部人美、歌美、景美的“三美”佳作,影響力還遍及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在新加坡創造了兩年兩次連續上映120天的放映紀錄,馬來西亞將影片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稱其為“山歌片王”。而扮演“劉三姐”的黃婉秋也得到極高贊譽,被贊為“蘇裡慧眼識婉秋,才得今日劉三姐”。

1963年,《劉三姐》獲得了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音樂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最佳配角獎,黃婉秋獲得了最佳女演員提名獎。

《劉三姐》的結局是開放性的,在劉三姐唱著“山中隻見藤纏樹,世上哪見樹纏藤”的歌聲中結束,誰也不知道劉三姐后來怎麼樣了,這是編劇喬羽的主意。喬羽說,本來后面還有三分之一的戲份,但是他寫到這裡覺得剛剛好,不要再寫了,“這種結尾,有點余音繚繞,比弄一個什麼多圓滿的結尾都強。反正是一個傳說人物,誰知道她后來又怎麼著了”。

在戲外,黃婉秋將傳承“劉三姐”文化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傾注大量心血發現培養“劉三姐”接班人,成就了“一家三代‘劉三姐’”的美譽。“為人民歌唱,這是‘劉三姐’文化的精髓,也是我一生堅持的藝術追求”。在發出的人生最后一條微信中,她寫道:永別了,我將到天外傳歌去了!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