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公主嶺:城鄉面貌變美 發展底氣更足

2023年02月08日08:42 | 來源:公主嶺新聞
小字號

若論起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新型城鎮化最直觀的收益是什麼?莫過於城鄉面貌。10年前灰頭土臉的“小縣城”,如今大步流星奔向中等城市,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延展開去,一座座橋梁飛架南北,一盞盞霓虹照亮街巷……這便是公主嶺市的美麗蝶變。

城市“行頭”大變樣

10年前,公主嶺建成區面積不到20平方公裡。那時,滿大街都是人力三輪車,幾乎見不到機動車來回穿梭的身影。

黨的十八大以來,公主嶺市以城鄉建管為重點,打造品質之城,高水平規劃空間布局,深度編制農高區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城市水、電、氣、熱、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科學編制村庄規劃,加快推進多規合一。

如今,公主嶺的建成區面積增加到33平方公裡,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主城區形成“六橫八縱”路網格局,工業大街、嶺東路及72米寬的嶺南大街等14條街路竣工通車。新建及改擴建102國道50.7公裡、老舊路897公裡、通屯路741公裡,屯路硬化率達到98.9%。改造雨污分流管網51.7公裡,鄉鎮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全省縣級首家地下綜合管廊投入運營,城區日供水能力達到10萬噸,日處理能力4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一期項目投入使用,二龍湖引水、高鐵站前廣場等重點項目全面竣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明珠立體游園等重點民生項目投入運營,大嶺鎮、龍山鄉等4個鄉鎮被評為全國衛生鄉鎮,城鄉功能品位明顯提升。

去年“十一”長假,“北漂”多年的公主嶺人竇立波帶著新婚丈夫回娘家,卻與家鄉“相見不相識”——鱗次櫛比的高樓、數不過來的塔吊、變化顯著的格局,幾乎令她迷路。

幾年來,公主嶺市堅持以民為本,大力推進重點民生工程,使發展成果廣惠於民:棚戶區改造建設安置住房2.3萬套,開發建設標准小區100多個,中心城區近10萬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共籌建公租房10360套,總建筑面積約69.5萬平方米﹔投資7.82億元完成“暖房子”改造436萬平方米,冬季可提高居民室內溫度4至8攝氏度,廣大居民的住房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改善,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投資3.6億元改造114個地塊、208萬平方米老舊小區,使21408戶群眾得到了實惠。

截至目前,公主嶺已重點對200多個老舊小區進行了提升改造,城市棚戶區和重點鎮棚戶區改造受益人口累計達10萬多人﹔同時,通過7年的農村危房改造,共有8117戶農村困難家庭、約2.5萬人住進了安全房。

城鄉顏值大改觀

以前的公主嶺,縣城及鄉村面貌老舊、環境雜亂,垃圾滿天飛、路障隨處堆。但近年來,這裡的環境已發生顯著變化,原因是公主嶺以創新思維對城鄉實行精細化治理,使垃圾落地有時間、小廣告停留有時間、果皮箱垃圾有容量,從源頭根治了紙屑、垃圾袋漫天飛舞的現象,保潔效率進一步提高﹔實行垃圾全封閉運輸,實現了巷路、市場、棄管小區、零散空地常態化保潔。

水是一座城市靈氣的具體體現。公主嶺市民張珊珊喜歡在夏天到響鈴公園散步、品味臨水之趣——漫步在人工湖的堤岸上,欣賞波光粼粼的湖水,在小橋流水間隨意拍一些照片﹔走累了,就來到湖邊回廊,讀一本心儀的書,享受難得的休閑時光。和張珊珊一樣,公主嶺市民大多都把公園當成了休閑游玩的好去處。近年來,該市不斷完善內河改造,完成了公園內河改造、市區葦子溝河改造以及嶺西公園景觀工程、截污工程、引水工程等,總投資約10.72億元﹔新增綠地39.8萬平方米。

公主嶺的城市“美容”做得像女士保養肌膚一樣精心細致——路面“九無七淨”,棄管小區“四淨六無”﹔感觀量化要求,一級道路“見本色”、二級道路“見本色”、三級道路“基本見本色”。同時,環衛部門在對道路進行機械清掃時,在溫度高於5攝氏度的情況下進行“濕掃”,即噴霧清掃,做到不揚塵﹔在溫度低於5攝氏度的情況下進行“干掃”,防止路面結冰等。

2019年4月,公主嶺市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投入5400萬元委托京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清運全市農村生活垃圾。服務外包后,按照“市統籌、鄉管理、局協調、村收集、公司轉運”的垃圾處理新路子,全市24個鄉鎮(涉農街道)、404個村的生活垃圾處置規范度大大提升,實現日產日清常態化。

“現在的城市真是越來越美了,白天看藍天綠地,夜裡賞霓虹夜景,實在令人陶醉!”家住黑龍江哈爾濱的林明每年都要來公主嶺探親,對其環境變化感觸頗深。

如今,公主嶺城鄉環境一掃往日的“臟亂差”,面貌煥然一新,一幅天藍、地淨、水清、人和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產城融合上檔次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隻要在一個窗口就能實現業務全程辦理,速度真是太快了!”在公主嶺市政務服務中心,說起公主嶺的服務,前來辦事的群眾“眾口一詞”地說。

10年來,公主嶺以“尚德明禮、鐘靈毓秀、豁達剛毅、誠信好客”的城市精神,廣交天下客商.如今,公主嶺已成為各類客商投資興業、安居樂業的理想選擇。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公主嶺大力打造以汽車裝備制造和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的工業格局,規上工業產值穩居全省縣級首位﹔服務業佔比從33.2%上升到55.6%﹔台灣工業園、廣遠工業園、一汽富晟產業園形成園區效應,君子蘭基地、恆通生態園、坤聖園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發展到39戶和26戶﹔圍繞10條重點產業鏈,著力招大引強,累計實現投資1133.1億元,平均年增長率15%﹔突出引進產業鏈上下游、科技創新型項目和重點企業,香港易商集團、中石油、中鐵建、上海韻達、中通、申通等超億元、超10億元項目簽約落地。同時,該市落地國家黑土地保護試點70萬畝、國家高標准農田項目158.81萬畝,保護性耕作達到163.8萬畝,糧食產能穩定在30億公斤,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公主嶺市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下放政務服務事項33項,落實全省“首席事務代表”制度改革試點,16個部門完成首席代表授權,行政許可事項即辦率達到38.5%,99.5%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全面落實助企紓困政策,營商環境全省縣級排名第11位,信用體系躍升至全國縣級城市第17位。

隨著公主嶺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個個客商從陌生到熟悉,一個個項目從接洽到談判、從簽約到落地,城市發展動力源不斷集聚。

2022年4月,坐落在公主嶺市的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以下簡稱農高區)批復,為該市新型城鎮化建設注入了新活力,使公主嶺成為了“國家隊”重要一員。到目前,公主嶺已經完成農高區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總規、控詳規、城市風貌、主干路網和重點項目施工設計,肉牛良種繁育融合示范產業園、食品產業園、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等5個產業項目進展順利,鴻翔種業加工廠一期工程竣工投產,晟豐藥業、美澤食品等企業完成簽約﹔成功舉辦農高區國際玉米產業高峰論壇﹔與中科院等14家科研機構達成合作,中農集團等4家新型研發企業相繼入駐農高區﹔3家院士工作中心簽約設立……

“德行天下公主嶺”。這是一座德文化浸潤的城市,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農高區的雙重加持下,如今的公主嶺正朝著“雙50”(主城區建成面積50平方公裡、主城區人口達到50萬人)目標奮進。一座城市的地圖,正越來越迅速、豐富、優雅地擴展,像日月之下的潮汐,蕩漾著新生活的漣漪。

(責編:王海躍、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