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工匠”朱美玲:用服务和坚守传承新时代工匠精神

从一名普通的柜员,到服务用户的标兵模范,再到如今的业务领域行家里手,中国工商银行长春市人民广场支行营业室客服经理朱美玲在三尺柜台上一干就是27年。
匠心匠技 做新时代闪光的“螺丝钉”
业务解答、客户引导、培训员工……每天,朱美玲在单位都是最忙的人,她以最佳的状态、一流的业务服务群众,立志“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参加工作之初,在给用户办理存取款业务时,朱美玲发现,点钞速度快,能节省用户等待时间。办理业务耗时短了,用户的满意度自然也就提高了。于是,她开始潜心钻研练习点钞技能。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如何坚持做一件事。她的包里总是装着几沓点钞练习券。
“不管上班下班,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我就练习数钱。”下班坐公交时她在数“钱”,在家边看电视边数“钱”,一度成为她的生活常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美玲凭着自己的坚持,练就了一手快速点钞、花式点钞的“硬功夫”。“有时,我数钱真就数到手抽筋。”她笑着说。
朱美玲数钱有多快?清点100张钞票,耗时不到20秒,准确率100%。“这速度配上准确率算是‘数钱界’的天花板级别了。”同事这样评价。
朱美玲靠过硬本领先后获得工商银行省级、市级点钞赛事冠军,长春市银行职工业务技能大赛单指单张点钞第一名,“大行工匠”等成绩和荣誉……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她被点钞练习券划得伤痕累累的双手和不畏困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朱美玲还在业务领域上创造出了“服务五步法”“残币修复法”“手语服务法”……在办公室里,一面用户送来的写着“温情服务 温暖到家”的锦旗是她真情服务的见证。
“虽然工作平凡且辛苦,但当柜员就要当个技术过硬的好柜员。”朱美玲说,能够站在服务客户的第一线,当好用户与银行间的桥梁,这让她格外热爱这份工作。
“薪火”相传 以奉献之心践行“为人民服务”
在工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朱美玲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里,摆放在醒目位置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薪火”火炬,格外引人注目。
2023年9月19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在浙江省衢州市传递。作为第76棒火炬手的朱美玲执炬奔跑,精神饱满地将“薪火”传递给下一棒。
“亚运火炬手传递的不仅仅是火炬,还传递着奉献与传承、拼搏与希望!”朱美玲激动地说,“它激励着我,要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这也是对我人生价值的最好诠释。”
从事一线柜员工作27年的朱美玲是吉林省劳动模范,是“工行总行最美客服经理”,是工商银行44万员工选出的“大行工匠”。
2021年10月,工行长春人民广场支行成立以朱美玲命名的劳模与工匠创新工作室。在朱美玲的带领下,工作室发挥精准点钞、辅币清点、残损币鉴定及兑换等业务特色,为用户提供全面、规范、文明、高效的金融服务。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朱美玲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的“传帮带”作用,积极组织业务学习。每每有新同事入职,她都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总结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支行的师带徒、结对子,分行的培训课,每一次她都倾尽所能,为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实践型员工队伍提供人才保障。
工作室成立以来,吸纳的10余位成员在工行总行、吉林分行获得了多项荣誉。目前,工作室已累计服务用户3万余人次。
“我这一身的本领,就是好多个师傅传给我的。”朱美玲说,“我会将这种‘传帮带’的精神像亚运‘薪火’火炬一样,一棒棒传递下去。以奉献之心践行‘为人民服务’。”
服务窗口的“网红”是“贴心大姐”
在单位,朱美玲是同事心中的“贴心大姐”。她从掌握业务知识、提高服务技能入手,努力拼搏,成为用户信赖的好柜员、同行敬佩的好榜样、组织信任的好员工。“到工行就找小朱”成了老用户的“口头禅”。朱美玲成为服务窗口的“网红”——网点红人,成为全省银行系统第一个挂满奖章在厅堂服务的一线柜员。
“是组织给了我关爱和荣誉,我必将它们全部奉献给我深爱的工行。”朱美玲动情地说。
大道至简,最崇高的精神往往就在最平凡的事业当中。像朱美玲这样普通且平凡的优秀员工在工行不断涌现,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用真情服务百姓,展现了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勤学善思的工匠精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