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对内合作对外开放 吉林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人民网长春7月26日电 (记者李思玥)今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对《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定》进行了解读。
7月26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新闻发布会召开。(吉林发布)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化“五个合作”,加速“六个回归”,全面推动开放和做好“放”的文章,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
在对外开放上,开通并常态化运营“长满欧”“长珲欧”班列,还开通运行了珲春经俄罗斯港口的多条陆海联运航线,国家批准建设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特别是珲春海洋示范区是国家批复唯一一个非沿海省份的示范区,对于向北开放提供很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对内合作上,和浙江签署吉浙对口合作各级各类协议119项,打造“一市一园区”示范平台11个,与京、津、沪等11个省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连续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等主场经贸活动,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四年增速保持20%以上。
《决定》提出“全方位扩大高水平开放”,这意味着吉林省要实现哪些质的突破与飞跃?
吉林省发改委主任赵海峰回答记者提问。(吉林发布)
吉林省发改委主任赵海峰表示,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作出《决定》,兼顾对内合作对外开放,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吉林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质的飞跃和突破。主要集中在五方面:
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畅通“丝路吉林”的新通道——构建“人字形”“双通道”,抓好沈白高铁、长辽通高铁建设,推进长春都市圈大环线、白山至临江、集安至桓仁高速公路建设,到2025年全省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启动实施长春龙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迁建延吉机场,复航长春至法兰克福航线,争取开通新加坡、曼谷等东南亚航线,全省国际航线达到20条以上。稳定运营珲春经俄港口至国内南方港口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扩大“长满欧”“长珲欧”运行班次,打造东北地区中欧班列货源组织基地。
贸易规模质量的提升,培育外贸发展的新动能——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国家自由贸易协定成果,抓好汽车等机电产品出口,支持一汽等重点企业及红旗品牌服务国际化布局,鼓励卫星、轨道客车配套服务等开拓国内外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同时,积极扩大煤炭、石油、天然气、海产品进口,抓好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更多资源产品转化为深加工产品出口,打造外向型加工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到2025年,全省贸易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1700亿元。
多元合作的提升,拓宽招商引资的新路径——以“五个合作”为引领,打造吉浙对口合作升级版,全面落实与京、津、沪等11个省份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与央企、世界500强、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对接合作,高质量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等活动,吸引一批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央企再布局、民企大发展、外资快涌入。“十四五”期间,全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实现年均增长30%。
开放平台能级的提升,打造一批开放合作的新载体——完善长春新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功能,赋予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区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释放长春兴隆、珲春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谋划建设“中俄公路港”,推动吉林市、延吉市保税物流中心升级,打造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升级版。启动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统筹推进珲春、和龙、集安、临江、安图等一批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文旅新区建设,谋划建立吉林国际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一批开放合作的新示范。
集聚人气能力的提升,促进人文交流深入互动——高标准建设“长春人才创新港”,加大“吉人回乡”引才力度,到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达到1000人以上。依托中俄科技园国际联合实验室、中白产业园与海外科技园区形成战略联盟,吸引海外优秀人才,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创建国家级区域国别研究中心达到4个。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活力提升计划,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8个。实施高质量海外育才计划,公派出国师生达到2000人以上。完善“东雪西冰”文旅格局,加快建设“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强化海外线上推广,吸引更多域外游客到吉林避暑休闲、赏冰玩雪,推动全省旅游业总收入尽早达到万亿元规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