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寻访老兵足迹 讲好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

老兵王维新:炮火硝烟中舍生忘死 和平年代深藏功与名

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
2023年07月19日11:12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敌人的炮火把白雪覆盖的山头打得浓烟四起、一片焦黑,我与战友们同心协力,不怕牺牲,寸土不让,给了敌人有力的一击……”回忆起抗美援朝的战斗,老兵王维新依然历历在目。

老兵王维新在党旗下敬礼。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老兵王维新在党旗下敬礼。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1947年,王维新在吉林省舒兰县白旗区申屯入伍,加入东北民主联军,后编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第4次攻打四平、围困长春、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南下剿匪和抗美援朝1至4次战役。

1947年4月攻打四平战斗前,经本人申请,根据他的表现部队党组织接收王维新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攻打四平时,王维新所在部队负责攻打四平天桥的任务,他的任务是机枪掩护爆破手炸天桥的碉堡。

“我亲眼看到战友拿的炸药包被敌人的子弹引爆,人被炸得粉碎……”王维新看在眼里,更加英勇地加入战斗中,取得了战斗胜利,而在他转过身时才知道身后的副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牺牲了,此后他便将生死置之度外,勇敢作战、英勇杀敌。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向老兵致敬。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吉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向老兵致敬。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1950年10月,王维新随部队从吉林省集安入朝开始同联合国军进行殊死的较量。王维新说:“当时我在连队当班长,连里派我带着8班去炮兵阵地保障。炮兵阵地保障任务圆满完成,与连队会合时,连队牺牲过半只剩下70多人,完整建制的班只有8班。”

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打响时,三七线从东到西200多公里的战场上,立刻炮声隆隆,硝烟滚滚。王维新所在的部队同联合国军进行了殊死的决战。

“在火力、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战友们以血肉之躯,苦苦拒敌,在左右友邻部队撤过汉江后,我们独守南岸,我所在的部队牺牲过半。”王维新说。

老兵王维新与少先队员相互敬礼。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老兵王维新与少先队员相互敬礼。人民网记者 李思玥摄

1952年8月下旬,王维新所在的军队决定对白马山进行反击,进行白马山战役。白马山是由高地组成,其地形破碎、植被繁杂、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王维新所在的团向上级请战要求将最危险,最激烈的任务交给自己。

在这场战役中,突击部队身披伪装,悄悄地潜伏在高地前的开阔地上,王维新带领37名战士同其他的连队战友一同潜伏下来隐蔽待命。

“在敌人的眼皮下潜伏一昼夜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整个白天敌人一直向潜伏地域放冷枪冷炮,只要有一个人暴露,就会遭到敌人炮火的覆盖。”王维新说,但是部队全体人员严守纪律,伏地不动,没有一人暴露目标。

那日下午,天已黄昏,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腾空升起,各种类型的火炮一齐向敌人阵地轰击,我军火箭炮的尖啸声尤为震撼人心,炮弹带着耀眼的尾光,以及地动山摇的爆炸声,雷鸣般的怒吼声砸向敌人防守阵地,在铺天盖地的炮火中白马山战役开始了。

经过27分钟的炮火轰炸后,王维新和战友们从潜伏地域猛然跃起冲向敌人的预定目标。敌人的照明弹连绵不断升起,为敌炮火寻找射击目标,敌人的炮弹采取了空爆方式,将王维新所在的突击分队成片击倒,伤亡惨重,没有多时便只剩下13人。

“我重新把这13人组织起来继续向敌人阵地冲去。上级首长知道敌人有准备反击,命令参战官兵全部撤下阵地,战斗结束了。”王维新说,那段烽火岁月早已刻在自己的脑海里。

结束了硝烟与战火,回到了地方,王维新担任舒兰大北林场的党支部书记兼场长至离休。现年 98 岁的他,感谢国家和人民给他的关爱,直言自己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永远做人民的普通一兵”。

(责编:李思玥、王帝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