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紧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扎实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

松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辛峰
2022年07月05日08:24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加快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推动省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吉林省委组织部联合人民网吉林频道开设“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组织部长谈体会”专栏,引导全省组工干部先学一步、干在前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的宏伟蓝图,吹响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冲锋号角。深入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组织部门责无旁贷、重任在肩,必须聚焦主题主线、主责主业,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城市农村基层治理中担重任唱主角,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聚焦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着力构建城市基层五级组织体系。居民小区是最基本单元和最小作战单元,是做好基层治理的主战场和前沿关口。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须建设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实现党的领导末端覆盖尖端发力。松原市针对疫情期间居民小区下沉力量各自为战、指挥不畅、合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将所有社区党支部全部升格为功能型党委,在居民小区全部组建功能型党支部,选派社区工作者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兼指挥长,选派部门单位“一把手”担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选派在职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整合小区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组建楼栋党小组,选出党性强家风好的党员家庭为“党员中心户”,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社区功能型党委+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架构,将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盘棋”,实现社区可支配党员力量的提升、质的飞跃。建设全城覆盖开放融合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圈”,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百姓说事点”“‘五老’工作室”“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等议事调解平台,帮助解决群众烦心事操心事。突出平战结合,对五级组织体系持续完善升级,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促使队伍、体系、运行机制始终保持激活状态,确保随时拉得出干得好打得赢。

二、坚定不移走农业合作化道路,扎实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既能让群众致富又能让集体增收,既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又能引领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是抓党建与抓发展深度融合的结合点。按照“一年示范引领、两年提质扩面、三年应建尽建”的推进思路,把握节奏步骤,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由点及面全面铺开。对全市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不断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常态化组织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对标先进、开拓视野。探索组建市级合作社联合会,财政每年拿出一定数量扶持资金,集中力量联合作战。突出打造一批“示范村”,农户入社率和土地集约率全部达到80%以上。按照有执照、有章程、有机构、有台账、有项目、有分红“六有”标准,不断拓展试点村范围,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开展农村“三资”清理。清理好保护好利用好集体资源,是解决集体经济薄弱问题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是还富于民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打好打赢“村级集体资源保卫战”,把村集体的家底子重新拿回来,是开展“基层建设年”的应有之义。按照公开公正、实事求是原则,建立全市集体资源台账,市县乡村一本账一贯到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开展大清查大起底,将农村“三资”清理工作纳入市县巡察,对违规发包集体资源应清尽清。深入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广集体资源线上竞价拍卖,对清理回来的集体资源公开透明发包,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鼓励支持村集体清回资源入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四、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全域开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必须充分发挥乡村党组织作用,以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农村,以服务市民的意识服务农民,最大限度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制定服务事项清单,实行“窗口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整合农机、农资、粮食、金融等便民资源,让群众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建立农民基础信息库,实行一户一档,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把农业专家线上答疑、线上教育培训等服务内容引入平台,引导群众在平台上发布浏览对接信息,建设惠民便民有效阵地。做好做实农村交通、劳动用工、土地流转、农村金融、婚丧嫁娶5方面服务,逐步向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拓展。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