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聚焦吉林省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让中国饭碗里装满“中国粮”,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保持全省第一产业经济良好运行态势,是吉林省农业战线干部群众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上半年,吉林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52.92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3%。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50.99亿元,同比增长5.4%;畜牧业产值754.08亿元,同比增长7.7%,为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粮食生产形势较好
“自动气象站、免耕少耕作业、导航作业遍布田间,合作社的390公顷玉米和30公顷大豆全部采用秸秆覆盖和免耕播种机作业模式进行耕种收。”宏旺农机农民合作社的王雨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种粮大户的信心,得益于我省多措并举助力“三农”,稳定粮食生产。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切实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今年以来,我省强化粮食生产及春季农业生产,高位推动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强化落实和政策激励。落实粮食生产措施30条,拿出5亿元资金奖励前10名产粮大县,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向市县下达粮食播种面积约束性指标和产量参考性指标,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省里成立9个指导服务组,组织198个科技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培训指导,培训人员226万人次。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主推技术49项,优选主导品种115个,助力农户用好技术在黑土地上种出好粮食。提早制定抗灾夺丰收预案和“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草地贪夜蛾防控等专项方案,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数据显示,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目标857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明显,水稻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根据7月20日粮食作物丰欠定位观测结果,我省玉米、大豆、水稻生长发育状况与历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目前,玉米基本进入抽雄期,水稻处于孕穗期,大豆处于开花期,总体生育进程正常,长势较好。从当前情况判断,总体具备丰收基础。“虽然受5月、6月出现的两个明显的阶段性低温影响,但进入7月以来,随着温度升高,前期发育不足地块作物已经逐步得到弥补。”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郑宏扬说。
今年粮食生产形势较好,具有面积增、苗率高、长势好的特点,这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面积增。受政策和粮价上涨双重拉动,今年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约50万亩。
苗率高。玉米保苗率96.21%,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一、二类苗比例94.78%,同比增加1.35个百分点。主播期内土壤相对湿度处于适墒状态,奠定苗齐苗全基础。
长势好。雨水一直比较充沛,尤其是近期气温较高,作物加快发育,长势良好,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米袋子稳,肉盘子足。今年以来,全省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畜牧业产值754.08亿元,同比增长7.7%。从主要畜禽品种看,全省生猪出栏872.73万头,同比增长28.5%;牛出栏113.99万头,同比增长0.6%;羊出栏279.82万只,同比增长26.5%;家禽出栏2.21亿只,同比下降6.8%。
保护好黑土地 建好大粮仓
切实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真正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我省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26个典型黑土区县份贡献了全省80%的粮食产量。
“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完善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加大试点示范力度,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多方面强化黑土地保护工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郑建东说。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聘请4名院士和23名专家,组建了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强化黑土地保护智力支撑。省农业农村厅新设立了黑土地管理保护处、省黑土地质量保护监测中心,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落实。
细化完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出台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实施意见,制定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推进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向黑土地保护聚集。与中国科学院实施战略合作,组建6个科技攻关团队,启动6项29个课题,建设了3个万亩核心示范基地和30个辐射示范点,组织开展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种植1750亩。
认真总结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扩大到2875万亩,比上年增加1023万亩。农安、双辽等15个县(市、区)实现整县推进,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启动吉林省农业机械化智慧云平台,累计安装保护性耕作监测设备1.9万台,对保护性耕作面积监测实现全省统一管理。
扎实推进“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示范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深翻还田、盐碱地治理等10大模式,启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和建设项目230万亩,今年一年就达到过去五年试点总面积的82%。
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新建500万亩,比上年任务增加200万亩,目前已开工281万亩,建成190万亩,启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5万亩。
当前,正是粮食产量形成关键期,我省农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将进一步强化防灾减灾措施,全面加强田间管理,奋力夺取粮食生产好收成,用辛勤的画笔,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画卷。(记者 曾庆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