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广西南宁市:“三强化”打造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样本

2021年04月07日09:39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近日,根据司法部、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命名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羊山村、江南区福建园街道淡村、青秀区刘圩镇团黄村、西乡塘区石埠街道忠良村4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近年来,南宁市通过强化政治引领、自治风尚、法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发展根基

2020年,我市制定《南宁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重点围绕组织建设、基层自治、法治建设、经济社会等四个方面,将“基层党组织健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建设的首要标准。淡村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民自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环境卫生整治委员会、普法志愿服务队等依法治村配套组织。团黄村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全村各领域及“市民农庄”项目建设。忠良村建立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乡村法治、乡村德治的“一核三治”村级组织体系。

二、强化自治风尚,促进民主参与

南宁市通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完善治理机制,不断打造特色品牌。淡村依托“逢四说事”民主协商机制,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组建治安巡防护村队,投入100多万元资金建立村级综治中心,健全治安防范“天网”系统。忠良村委依法依规制定了村委会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会议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上墙,成立了治安联防服务队,实行网格化、信息化治安管理模式,确保一方平安。

三、强化法治建设,推进示范引领

南宁市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领、整体推进,强化基层法治建设。按照“五个一”的标准(一个法治宣传阵地、一间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一名法律顾问、开通一条法律服务热线、建立一套法律服务制度),建成27个法治建设示范村(社区),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示范样本。随后,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市1820个村(社区)实现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100%覆盖。当前,全市共有556名律师、17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培养和发展“法律明白人”1955人。2020年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治宣传4133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678件,提供法律咨询23488人(次),为村(社区)和村民提供法律意见4561件(次),逐步在广袤乡村地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责编:李思玥、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