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诗意共远方——文旅融合的长春探索

2020年12月16日09:22  来源:吉林日报
 
原标题:且以诗意共远方

从深挖文化创意资源到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从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到赋能全域旅游发展,从冰雪、避暑休闲两大品牌效应凸显到公共文化服务惠及群众……

“十三五”期间,长春文旅优势叠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上作出有益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项目如雨后春笋,全面激发发展活力,叫响长春文旅品牌,让民众乐享“诗和远方”。

正如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曲笑所说,无文化不旅游,无旅游不文化,文化与旅游的天然结合,让长春绽放美丽光彩。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实现“1+1>2”的融合反应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近年来,文化旅游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高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从最初的“经济型产业”“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上升到“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以及各地文化和旅游机构改革的完成,开始书写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成为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和载体,文化旅游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紧随国家改革步伐,2019年,原长春市文广新局和长春市旅游局合并,成立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开启了长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纪元。

事实上,在长春,文化和旅游始终不分家。多年来,长春大力挖掘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着力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旅游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近两年,以文化旅游机构改革为抓手,长春强化顶层设计,破解体制障碍,有效消除部门之间的“肠梗阻”。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组建后,文旅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迅速理顺机构、理顺职能,主动承担文化和旅游新的时代使命,推动文化与旅游从相加到相融、从物理组合到化学反应转变,深入挖掘长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长春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改变的是名称,放大的是格局。全市上下依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找准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一方面,以文化赋能,推动旅游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以游为载体,助力文化高效能传播。

成效显而易见。产业实力、市场活力、品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资源得到宜游化开发,以文旅融合项目为载体,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讲好文旅故事,丰富游客体验;在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文化内涵,通过现代手段,将更多文化遗产、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深受当下旅客喜爱的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产业化、市场化手段,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类型和供给方式,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作用……

“灵魂”更丰满,“载体”更扎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了“1+1>2”的融合反应,“融”出了长春文旅发展的一片新天地。

繁荣精品 弘扬传统

融合给文化“加码”

走进音乐厅,在古典音乐的海洋中度过愉快的休闲时光,这已经是近两年来,长春市民周末的正确“打开方式”。

“长影周末音乐会”“爵士音乐周”等驻场演出品牌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已经成为代表长春的一个文化符号。

在文旅融合的推动下,长春在满足游客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同时,把抽象文化“文而化之”,转化为百姓喜闻乐见的美,将“创”与“美”相结合,赋予旅游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更丰富的体验,让演艺点亮城市文旅夜空。

一台扮靓了春天的粉红色特制钢琴,是今年春天长春市民和游客的独特记忆。最美人间四月天——长春市春季系列文旅活动的“春之声”百场街头钢琴音乐秀,近20场演出,吸引了广大市民走出来,感受春天,感受林徽音笔下“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的诗意氛围。

借由“春之声”百场街头钢琴音乐秀活动,以往端坐在音乐厅舞台上或学校钢琴房的专业演奏者们纷纷走出户外奉献街头首秀;借由一架钢琴、多种乐器,音乐爱好者和广大市民得以与“春之声”产生交集,与城市共舞,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长春以文旅活动搭台,让城市文化唱戏,在为城市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丰富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精神生活、文明标识,让人感受长春现代发展的脉动与历史文化的魅力。

文旅融合,给文化“加码”,极大地繁荣了艺术精品,弘扬了城市传统文化。

“十三五”期间,长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依托长春演艺集团、长春市艺术研究所以及驻长高校剧社,累计创作文艺作品70余个。

现实题材话剧《黄大年》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现代评剧《春回桃湾》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戏剧节,《春回桃湾》《三女除霸》入围参加“清莲雅韵—全国评剧展演活动”;儿童剧《大山里的红灯笼》入围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广播剧《大国工匠》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古装喜剧《魔教东来》赴津参加“东城艺术节”取得佳绩;伪满皇宫博物院全新编排的话剧《“新京”梦碎》获得良好反响;打造了“戏剧星期六”品牌项目,指导高校等戏剧社团排演青年实验话剧20余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一部部艺术精品、一台台有影响力的演出,产生了受众的“集聚效应”,让艺术精品创作与旅游空间拓展融合。

近年来,长春还注重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依托文物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等,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目前,长春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429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79个,准确反映了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十三五”期间,完成了长影早期建筑、伪满皇宫旧址、一汽早期建筑、长春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修缮工作。一汽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中国20世纪首批工业遗产”、长影旧址博物馆获评“中国十大工业遗产旅游基地”、伪满皇宫旧址成为5A级景区、长春文庙成为4A级景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成果凸显。

长春各类博物馆达41家,藏品数量达57万余件(套),基本陈列展览达87个,“十三五”时期,共举办临时展览304个,开展教育活动3000余次,接待观众1170余万人次。

挖掘内涵 提升品位

融合为旅游“赋能”

去年8月,以伪满皇宫旧址为依托,讲述一个人、一座城、一场梦的故事——大型原创历史话剧《“新京”梦碎》在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首演成功。

伪满皇宫博物院副院长赵继敏介绍,策划话剧《“新京”梦碎》是为了增强文化软实力,并填补长春市人文景区缺少动态演艺场所和动态演出的空白。伪满皇宫博物院将把话剧《“新京”梦碎》作为景点的常规参观内容之一,让游客观看话剧成为游园的“保留节目”。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旅游中注入文化之魂,让传统的旅游景点更富有韵味。

作为曾经新中国最大的电影工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一座专业的电影博物馆,游客既能在这里参观新中国电影发展史,又能在曾经的电影拍摄厂棚里面观看最新上映的大片。

依托长影资源建设的长影世纪城,除了原有的旅游项目之外,在夏季举办的游园灯会,同样也是人声鼎沸。来自四川的传统彩灯非遗传承人,用手工编织各式花灯,其中有的加入各个年代的老电影剧照,还有唐代宫殿造型、秦始皇造型,传统剧种黄龙戏、地方文化的东北八大怪、民族文化的满族服饰等。

这些城市旅游的传统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和长春地域文化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成为“诗与远方”最佳体现。

“无文不远”,通过文化赋能,旅游资源辉映升华。

以文化为魂,长春文化与旅游融合衍生出多种产品业态,“旅游 演艺”“旅游 文博”“旅游 体育”“旅游 教育”等一系列个性化专业化旅游业态,为群众提供了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消费产品。

除了伪满皇宫博物院、长影世纪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以“这有山”、长春冰雪新天地等为代表的一批规模大、品质高、创意足的文旅项目相继投入运营,不少“新生代”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刚刚开园的长春冰雪新天地项目,是长春最吸睛的冰雪旅游产品,走进那里就仿佛置身在冰雪的童话世界中,各式冰雕雪建美轮美奂,欣赏美景的同时,随处可以感受满满的汽车文化、电影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冰雪文化。

从建园初期以农业观光、采摘为主到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开始向文化旅游、研学教育、文化传播方面倾斜,辽金时代观光园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园区内建有辽金民俗村,游客可以住进蒙古包、四合院,在体验特色民宿同时,感受独特的游牧文化和草原文化。

剑鹏马城也以文化元素作为企业的发展“内核”,承办马术赛事、开办马文化旅游节,并规划建设马文化展览馆,将马文化与旅游紧紧结合在一起。

从观光到打动心灵,长春用文化改变了旅游产品的生产模式和品质。与此同时,积极整合全市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将旅游活动与城市特色文化、艺术活动紧密结合,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体现传统色、长春味、文化风的文旅活动,旅游、音乐、文创、艺术、非遗等元素在长春消夏艺术节、长春冰雪节等品牌活动中均得到了集中展现,进一步提升了消夏、冰雪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

从单一的旅游景区景点,到旅行社推出的新线路、新产品,再到文旅全行业,长春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文旅融合真正让“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

“围绕文旅融合,近期我们在旅游线路的设计编排上着重突出了文化元素。例如在部分研学系列旅游线路中增加了非遗文化的体验互动活动,并将博物馆加入到旅游线路中。”长春文化旅游集散中心相关负责人蔡瑜介绍,考古、文博、非遗文化等元素的注入,让原本的旅游线路变得更富有文化内涵,富有更高的参与度。

如今,文化赋能让旅游业焕发新了生命力,文化元素与“吃、住、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交相辉映,不断创新的文旅产品乐了游客、富了景区、升华了城市内涵。

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兼具美感与深度的文章,就要用好文化的富矿为“文化 旅游”的“算术题”寻找更多新解,让每一个游历研读长春的人,且以诗意共远方。(记者孟凡明)

(有删减)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