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九台: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马俊华

2020年09月26日08:46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光影与水雾融合,水幕电影流光溢彩,庙香山的游客们享受着视听盛宴;沐石河文旅产业园区内村民创作的彩墨画色彩丰富、活灵活现。

红旗村昊缘中草药(京白菊)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内朵朵菊花已经开始采摘;龙泉村棚膜园区进入“丰收季”,农民忙得不亦乐乎。

胡家回族乡举全乡之力开展“净”“绿”“美”专项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桦树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一派新农村美丽景象呈现眼前。

文旅融合、产业兴旺、幸福宜居,乡村新变化折射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记录着长春市九台区迈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也记录着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文旅融合,让乡村也有诗和远方

庙香山温泉滑雪度假区。马俊华摄

“近期举办的‘放歌九台乡村乡音’山地音乐节暨庙香山水木电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也让游客看到了庙香山的独特魅力……”庙香山温泉滑雪度假区负责人介绍。

庙香山温泉滑雪度假区位于长春市东部,距离长春市39公里、距离机场17公里,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目前,度假区已完成滑雪场一期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并投入使用。

春季有超越巅峰UTV车挑战赛,夏季有乡村旅游节、森林音乐节,秋季有山地音乐节、马拉松,冬季有丰富的冰雪运动。四季运营的庙香山度假区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苗木种植户80余家,为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加码。

村民正在沐石河文旅产业园画画。马俊华摄

“我特别喜欢画画,从去年开始和老师学习画彩墨画。以前零基础,现在的画还能卖钱,特别开心。”正在沐石河文旅产业园区画画的梁彩凤表示,学习彩墨画一年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作为八台岭古驿村落旅游项目,沐石河文旅产业园区坚持走文旅融合之路,以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为目标,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彩墨画、石头画、工艺伞、植物染、玉米叶草编等各类工艺品销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乡村也有“诗和远方”。

产业兴旺,闯出乡村经济新路子

秋风起,菊花黄。眼下正到了菊花的盛花期,一簇簇菊花竞相开放,村民穿梭其中,赶着花期及时采摘。

中草药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内村民采摘菊花。李成伟摄

其塔木镇红旗村村民焦明华边采摘菊花边说:“进入采摘期,我就过来打工,每天能赚100多元,闻着花香、采着花就把钱赚了。”

近年来,其塔木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中草药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覆盖其塔木镇5个村,一期种植面积为1000亩,二期种植面积为4000亩,主要种植京白菊、白术。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基地+农户、契约+技术服务”模式,不断提升中草药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

“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化经营模式,拓宽了其塔木镇农民的收入渠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统计,基地目前用工达5000余人次,带动了传统农业向新型现代农业转型。

龙泉村村民李淑华正在采摘成熟的豆角。马俊华摄

龙泉村棚膜园区内,李淑华正在采摘成熟的豆角,“村书记带领我们发展了棚膜经济园,和以前种苞米相比,收入真是多了几倍。”

苇子沟街道“北菜南运”棚膜经济示范区占地100公顷,包括龙泉村、兴隆沟村、四合村等十个行政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品种及肥料、统一时间、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采收、统一销售,每栋棚每年净利润2.5万左右,已解决800人就业,实现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质效,闯出了乡村经济的新路子。

幸福宜居,田园秀丽乡村美如画

走进胡家回族乡周家村,一面面彩绘文化墙吸引眼球,一排排农家房屋整齐排列,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让人耳目一新。

周家村村容村貌“靓”起来。马俊华摄

“环境卫生提升了,村民们住着舒服”。如今的周家村,村容村貌“靓”了,村民荷包“鼓”了,村民们维护“美丽”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功不可没。

年初以来,胡家回族乡结合未来文旅发展目标,举全乡之力开展“净”“绿”“美”专项行动,新建文化墙1000延长米,改造河道1500延长米,新建拱桥一座,初步形成了环境优、生态好、人文美的宜居村落。

沐石河街道桦树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桦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里路修好了,垃圾不见了,一派新农村美丽景象呈现在眼前。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桦树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村通公路13.6公里,实现了村内主干道水泥路全覆盖;投入40万元修建排水沟2600米;修建文化小广场1座。以绿化带动村屯环境整治,栽植各类花卉16万余棵,树木3000余棵,使村屯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责编:马俊华、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