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 迎企业人才“安家落户”

2020年09月05日20:27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如果说近年来吉林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质的突破,那么长春新区就是这场突破的领航者。

“营商环境的优劣对企业的区位选择决策具有显著影响,今年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新区项目落地反而加速了,我认为这就是长春新区营商环境变优最有利的说明。”长春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唐继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春新区今后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意识,全力驶向全国营商环境最优方阵。

作为第十七个国家级新区,自成立以来,长春新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率先打出了一套审批服务改革“组合拳”,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三年被评为“吉林省软环境建设标兵单位”。如今,营商环境已成为长春新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企业坚定“投资必过山海关”信心的强大动力。

“标准地+承诺制”改革

促使企业项目加速落位

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吉林省中实环保创新产业园,于2019年通过递交申请成为长春新区的标准地项目。

“如果我们没走‘标准地’流程,不可能在那么短时间内完成开工前审批手续的办理,也不会赶在当年建设完成,相当于节省了约500万元的工程越冬维护资金。”9月3日,吉林省中实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经理侯洁对记者说。

“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是长春新区通过优化审批改革,吸引更多要素向新区集聚的有力探索。2018年8月,长春新区按照地块定标、按标出让、承诺许可、按标施建、对标验收5个阶段具体实施,减化报审流程,企业可以实现拿地后最快9个工作日完成开工前审批手续,大大提升了项目建设速度。现推出的5块“标准地”中已有2块完成竣工验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先租后让”方式供地,推动土地资源要素统筹升级。

在标准地流程中,让侯洁体会最深刻的一点是,长春新区制定了一个针对审批部门的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包括国土、规划、环保、建委、发改、农委等各部门,每一步办理事项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同时落实了责任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人等信息。“为了让我们能顺利开工,新区就我们当时存在困难的11个问题专门开会讨论,逐一研究,确定解决方案。”

“公司能够及时入驻,快速发展,得益于长春新区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持,我们一定会尽快发展壮大,为回馈新区,为新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侯洁说。

“政企微信群”

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阵地

“干部们的真情真意,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要留着在新区干一番事业!”这是记者在长春新区企业间采访时听的最多的一句话。

在吉林省迈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泽义的手机里,有一个长春新区专门成立的“长春新区企业高管”微信群,群成员由100多位高新企业高管和长春新区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企业有个共识,有困难就到微信群里说说,领导秒回,非常贴心。”今年年初,王泽义因一笔紧急的资金问题,他在凌晨三点向微信群里发了信息,结果不到一分钟,他就接到了群内新区相关负责人的回应,令他非常感动。

为了进一步畅通与企业高管直接交流的渠道,2018年6月,长春新区建立了由规上企业、科技小巨人和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为主要成员的“高管微信群”,并建立了“秒回确认、部门认领、跟踪推进、办结反馈”工作机制,足不出“群”就实现了企业“有呼”、政府“有应”,确保第一时间回应解决问题和困难。

据长春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疫情初期,高管群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阵地”,及时发布政策信息1500余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70余个。企业高管微信群通过线上互动,弥补了政企面对面交流的不足,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如今,企业高管微信群已成为长春新区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阵地。

“首违不罚”释放红利

对实体企业“减负松绑”

“原本只是施工过程中的无心之举,没想到差点耽误了工程的进度,幸亏长春新区出台的“首违不罚”政策,让我们企业没有遭受损失。”去年冬天,长春新区某企业因建设厂房高度超过设定标准15公分被执法部门抓个正着。就在企业负责人抱着被罚的心态主动认错时,“剧情”却得到反转。从支持企业发展的角度,长春新区立即协调相关部门下达了“纠正”意见书,这让企业感动不已并表示将立即整改,绝不再犯。这是长春新区“首违不罚”人性化执法的一个缩影。

在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有时会出现因对相关规定不了解而触碰“红线”的问题,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进行处罚,就会让企业留下“污点”,进而影响企业信用等级、上市融资、参加项目投标等。针对此类问题,长春新区大胆创新,出台了《关于对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的规定》,为企业营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

“首违不罚”不等于放任不管。记者了解到,长春新区出台的“首违不罚”规定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相关条款,认真借鉴先进地区在柔性执法、说理执法方面探索的新经验。实行“首违不罚”,不仅有利于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更有利于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管、粗暴执法等损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不良现象。同时,也给企业一次自我纠错的机会,保护企业创业创新积极性。

“‘首违不罚’凸显了执法的人性化。”长春新区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实施“首违不罚”规定,彰显了长春新区宽严相济和罚教结合的法情交融,更利于企业修正自身错误和问题,更能让企业感受到新区营商环境的优越。

这就是长春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气魄和力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长春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6.6亿元,同比增长4.0%;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32.8亿元,同比增长5.5%;为完成全年预计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长春新区将会进一步学习全国各地最先进的做法,实现从‘’投资不过山海关’向‘投资争过山海关’的跨越,迈向全国一流水平。”唐继东坚定地说。 

(责编:王海跃、谢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