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一季度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

四項數據看開局(經濟新方位)

本報記者 劉志強
2025年04月17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圖:張丹峰

  生產供給較快增長,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國內需求不斷擴大,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國家統計局4月16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潛力。

  良好開局怎麼看?16日召開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結合數據介紹了有關情況。

  從“5.4%”看發展韌性

  【亮點】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2%。

  這一成績有含金量。

  “5.4%的增速高於去年全年5%的增速,也高於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延續了穩中向好、穩中回升的態勢。”盛來運說。

  含金量,體現在生產需求等主要指標的穩中有升,也體現在就業收入總體穩定、國際收支狀況良好方面。

  看就業收入。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3月份為5.2%,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6%,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

  看國際收支。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偏弱,但我國進出口保持基本平穩態勢: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1.3%,出口增長6.9%﹔1至2月份,服務進出口額增長9.9%﹔3月末,外匯儲備余額保持在3.2萬億美元以上。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變亂交織,不利影響加深,國內結構調整陣痛仍在釋放,不少企業經營比較困難。面對復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加快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挑戰。”盛來運認為,前期出台的宏觀政策和今年以來擴容加碼的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有效擴大了需求、促進了生產、激發了活力、增強了信心,推動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這一成績,進一步增強了前行信心。

  美國大搞關稅壁壘和貿易霸凌,對世界經濟秩序造成嚴重沖擊。“從短期來看,美國加征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經濟和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是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盛來運表示,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從“4.6%”看消費潛力

  【亮點】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而且增速逐月回升。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9%,比1至2月份加快1.9個百分點。

  “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等方面政策持續發揮作用,效果比較明顯。”盛來運說。

  商品零售增長較快。一季度,“兩新”政策帶動相關消費品保持兩位數增長,反映出市場銷售狀況不斷好轉。電動自行車、手機、平板、智能手表等新擴圍的產品銷售增速很高。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3%,家具類增長18.1%,僅這4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

  服務消費方興未艾。一季度,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比商品零售高0.4個百分點。與消費結構升級相關的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一季度,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同比增長10.4%,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增長13.9%﹔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5.4%,佔全部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達到43.4%,比去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服務消費是未來支撐消費增長的一個重要領域,發展空間非常大。”盛來運說。

  消費新動能持續釋放。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加速運用,直播帶貨、即時零售、“夜經濟”、數字消費、人工智能游戲等消費場景不斷創新拓展,一些文化類消費也較快增長。

  “消費是收入的函數,要大力提振消費,也要大力促進消費能力的提升。”盛來運表示,下一步,要落實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積極穩就業、促增收、減負擔,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大力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從“9.7%”看創新動能

  【亮點】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

  一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3%,顯示產業創新動力在增強。

  從細分數據不難看出,開年以來,新質生產力正在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向新逐高,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從產業結構看,一季度,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分別為33.7%、15.7%,同比分別提高1.9個、0.5個百分點,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趨勢明顯。從需求結構看,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5%,佔全部投資比重為10.3%。

  擴大開放,貿易新格局加快形成。近幾年,我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構建貿易多元化格局,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貿易伙伴。一季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長7.2%,貨物進出口額佔全部進出口額比重超過50%。

  綠色轉型,發展底色更加亮麗。一季度,以新能源車、鋰電池、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非化石能源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1.5個百分點。

  守住底線,安全發展取得新進展。能源保供有力有效,原油、原煤生產穩中有增。化解地方債、中小金融機構、房地產等風險的政策積極有效。

  “無論國際形勢怎麼變化,我們都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變化的不確定性。”盛來運表示。

  從“0.4%”看市場活力

  【亮點】一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4%,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增長,彰顯出民營經濟活力在提升。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把黨中央對發展民營經濟的要求落實落地,取得明顯成效。”盛來運結合數據作了分析。

  生產經營在改善。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私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增速比上年全年有所回升,且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速。

  活力動力在增強。一季度制造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9.7%,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9.3%,均快於各自領域平均增速。從進出口看,一季度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同比增長5.8%,快於全部進出口額增速,佔全部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提升到56.8%。

  創新動能更強勁。“從生成式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機器人,再到民用航空、量子信息等多個領域,今年以來,民營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民營經濟展現出強大的創新活力、潛力和市場競爭力。”盛來運說。

  從全部投資來看,今年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個百分點﹔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8.3%。

  這得益於一系列政策的助推。盛來運列出一組數據:一季度,新增專項債累計發行量接近1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本年實際到位資金同比增長3.7%,基礎設施投資增長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個百分點﹔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一季度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個百分點,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為64.6%,有效拉動了投資。

  “中國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巨大,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萬美元,正處在消費升級的關鍵階段,市場成長性好,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空間都非常大,將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盛來運說。

  

  記者手記

  “穩、新、韌”,中國經濟底氣足

  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火爆全球,“人造太陽”刷新紀錄,家電賣場人頭攢動,節日消費熱度升溫……開年以來,一幕幕微觀圖景釋放出發展向新向好的積極信號。“一季報”中,一組組數據再次印証了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從中,不難讀出“穩、新、韌”的鮮明特點。

  “穩”,體現在經濟底盤之穩。縱向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4%的增速高於去年全年的5%,也高於去年一季度的5.3%。橫向比,這一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拿出這樣的表現,中國經濟不愧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和穩定錨”。

  “新”,可從供需兩端的新氣象觀之。看需求,市場銷售增速回升,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增長較快,出行、旅游、餐飲等服務消費方興未艾。隨著全方位擴大內需相關政策見效,強大國內市場的潛力正穩步釋放。看生產,規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兩位數增長,高技術制造業跑出加速度,彰顯了產業體系完備的獨特優勢、產業升級的澎湃動能。

  “韌”,外貿體現得明顯。一季度,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我國貨物出口同比增長6.9%,充分証明了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貿易多元化格局帶來的抗沖擊能力。“韌”,還體現在民營企業頑強的生命力。克服壓力、直面困難,一季度民間投資由上年全年下降轉為增長,背后是發展環境改善、民企信心增強。廣大經營主體堅韌不拔,中國經濟就更有韌勁。

  良好開局,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開了個好頭,為決戰決勝“十四五”鼓舞了士氣,也為中國號巨輪應對風險挑戰、櫛風沐雨前行注入了堅實底氣。

  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中國經濟必將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7日 04 版)

(責編:姜迪、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長白山文旅推介會走進首都北京
  4月16日,長白山文旅推介會在首都北京舉行。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徐鵬出席推介會並致辭。…
長春“入學—在學—畢業—立業”全程保障鏈助力高校畢業生扎根春城
  高校畢業生是黨和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出“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要創新人才工作政策、體制機制、方式方法,積極營造拴心留才的良好環境”。…
6位市領導攜1.4萬崗位進高校 長春與青年開啟“城才”雙向奔赴
  人民網長春4月15日電 (記者李思玥)為深入落實國家和省關於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部署,4月15日,長春市6位市級領導深入到6所高校進行宣講,向廣大學子發出“選擇長春、扎根長春”的誠摯邀約,助力青年人才與城市發展“雙向奔赴”。 當前,長春正全面構建“3轉4強7新”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巨大發展空間帶來更多人才需求,也為廣大青年才俊提供廣闊的施展才能的舞台,如何讓更多青年學子來到長春、了解長春、愛上長春、留在長春? 4月14日,記者從長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年初以來,長春市委、市政府高位統籌高校畢業生來長留長工作,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門研究,專項調整高校畢業生來長留長就業工作專班成員並作出工作部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