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高校學生工作研究》總第15輯:國家安全教育

2025年04月12日14:04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今年是國家安全法頒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准確把握新形勢新任務,吉林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以此為契機,在《高校學生工作研究》的總第15輯設立專題研究,集中出版“國家安全教育”理論文章。

2025年第1輯 總第15輯

預計2025年5月出版)

《高校學生工作研究》為綜合性學術集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時代高校學生工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提供交流平台、服務學科和高校學生工作發展”為理念。通過探索新時代高校學生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研究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緊扣核心、突出重點、聚力發聲,為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

本集刊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時代使命,以期為新時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積極構建國家安全自主知識體系唐永勝(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少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

摘 要:國家安全作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根基性保障要素,其理論體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國家發展道路的可持續性。本文基於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取得的基礎性進展,系統論証構建自主知識體系的理論價值與實踐必要性,提出多維度的國家安全理論創新路徑。強調系統分析、數理建模、大數據綜合等現代科學方法在國家安全理論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安全學的交叉學科屬性、政治屬性和戰略屬性決定了國家安全理論創新中理論研究與實踐檢驗相結合的重要性、院校研究與國家安全工作相結合的可行性。這些探索為完善新時代國家安全理論體系提供了創新性參考,對於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具有巨大學術價值和重大現實意義。

關鍵詞:國家安全學﹔自主知識體系﹔學科建設

肖晞.jpg

大學生公共基礎課“國家安全教育”開設的實踐與思考

肖晞(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院長、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院長,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安全學學科評議組成員)

喬蕊(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講師、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院長助理)

要:2025年是高校公共基礎課“國家安全教育”集中落地的一年。根據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和要求,吉林大學面向全校本科生全面開設公共基礎課“國家安全教育”並順利結課。課程側重理論講授和互動教學結合,旨在培養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使之牢固樹立國家安全底線思維﹔總結經驗和不足,凝練特色,進一步發揮學科建設優勢豐富教學內容、形式和體系﹔在做好課程示范的同時,推出數字課程,為全社會提供高質量國家安全教育教學服務﹔與相關院校交流互鑒,開拓創新,共同探索國家安全教育課程的“特色品牌”。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國家安全意識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課程教育的現實困境與優化路徑

胡爾貴(西南政法大學總體國家安全觀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李瑤(西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2024級博士研究生)

要:加強大學生國家安全課程教育是新時代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舉措。總體國家安全觀從理論上明確了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課程教育的價值坐標、內容體系和教育目標。然而,從實踐來看,大學生群體對國家安全仍然存在價值認知偏差、知識碎片化以及知行分離等現實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大學生國家安全課程教育的理念滯后、內容單薄、模式僵化、保障缺位等。因此,必須圍繞理念重塑、課程完善、實踐創新、協同保障等方面加強優化,更好地推動大學生國家安全課程教育提質增效。

關鍵詞:總體國家安全觀﹔課程教育﹔大學生

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教學實踐創新探索——以國際關系學院為例

李文良(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

劉曉穎(國際關系學院教務處副研究員)

要:高等院校國家安全教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必然要求,是國家安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新時代國家安全戰略的必然舉措。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育人團隊”經過20余年的學科建設和教學實踐,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起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對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教學實踐進行了有益創新探索。

關鍵詞:高校﹔國家安全教育體系﹔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學

國家安全教育十年發展的回顧與思考

張亞澤(陝西師范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教授)

周達銳(陝西師范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博士研究生)

要:本文回顧了近十年來我國國家安全教育的發展進程,剖析了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在政策支持、法治保障、內容拓展、學科建制以及工作格局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新時代的國家安全教育呈現時代性、整體性、人民性和創新性特征,這既是對國家安全形態變化的積極應對,也是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的體現。隨著時代發展和安全形勢的變化,國家安全教育也面臨新的挑戰。推進國家安全教育高質量發展,需從“制度-資源-主體-策略”四個維度入手,進一步加強制度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推動主體協同、創新教育策略,切實實現國家安全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關鍵詞:國家安全教育﹔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

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實踐歷史、現實困境及發展路徑韓娜(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執行主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家安全學院副教授)

要:高校作為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教育體系的構建水平直接決定著國家安全理念的跨代傳遞能力。我國國家安全教育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逐步從單一領域向多維度拓展,從被動防御向主動塑造轉變,從精英化向全民化發展,成為確保國家長期穩定的關鍵戰略支持。雖然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已形成“學科引領—課程支撐—師資保障—意識內化”的閉環體系,但仍然需在學科建制、教育標准化、能力培養和教學實踐上持續發力。為了推進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的優化與發展,應從構建完善的國家安全教育整體架構、健全高校國家安全教育工作機制、細化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及標准、提升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法治護航能力等多個維度入手。

關鍵詞:國家安全教育﹔高校﹔國家安全學

數字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轉型與路徑選擇李明(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副教授)

要:數字時代的來臨深刻重塑了社會生態,也驅動著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轉型,對這一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對於推動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厘清數字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內涵與特征的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對傳統范式下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面臨的困境進行深入剖析,進而重點從理念轉變、教學模式革新、資源整合與共享等方面揭示數字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轉型。數字時代,為適應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范式轉型,需要強化頂層設計,提供政策支持與制度保障﹔提升教師數字素養,探索專業發展的新方向﹔激發大學生參與積極性,自覺開展學習和實踐。

關鍵詞:數字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

來源:集刊

(責編:李思玥、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